试析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关系_第1页
试析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关系_第2页
试析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关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1、试析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关系“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 ”或“ cross -cultural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 , 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 , 在交流中 , 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 , 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 , 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近年来 , 随着改

2、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 对外交往日益频繁 , 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广泛 , 特别是社会信息化提高 , 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使更多的人足不出户便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代的变化和要求 , 使许多语言教师对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 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 , 对于我们的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 ,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 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 , 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 , 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 , 从而使交际

3、失败。正如托马斯 (Thomas)指出摘自作者 : 赖招仁 龙岩师专学报 1998 年 9 月第 16 卷第 3 期): “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 , 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 , 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 , 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 , 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 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 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目的 , 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 , 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枑为交际初

4、步运用英语的能力枒 。”为此新教材介绍了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 , 这就要求广大英语教师要把跨文化教育列入英语教学一个重要环节。一、交际能力与交际文化的内涵交际能力是一个语言学术语,它是针对语言能力而言的。语言能力通常是指语言规则内在化的体系,即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规则体系;而交际能力的概念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语言运用,说通俗一点就是能否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看来要完成某一门语言的交际能力的培养,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进行了解与学习,因为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辞海里对文化是这样定义的: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

5、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区分,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称为知识文化;把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称为交际文化或常识文化。当然,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二、培养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我们进行语

6、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学习、研究语言本身,还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大家知道,语言具有社会交际功能,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外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认真严格的听、说、读、写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的被明确写进了国家教委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几十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走过不少弯路。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外语教学只是偏重语言形式(语音、语法、词义)的讲解传授,培养出不少的学生,他们精通语法规则,却只会认读,不会听说,不能真正具备交际能力。改革开放以后,国外先进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教学手段得以引进,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提高得很快,尤其是明确

7、提出了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三、要注意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交际文化涉及面非常广,从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到了解掌握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同学们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现将教材中常见的有关跨文化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列举如下 :1、称呼 (Addressing) 。称呼习惯方面中西习惯也不大一样。英语国家常把男士称 Mr, 女士称为 Miss( 未婚 ) 或 Mrs( 已婚 ) 。如果在不明对方是否已婚的情况下 , 可用 Ms,这是英国女权运动的产物。需要注意

8、的是 :Miss 可单独用以称呼女性 , Mr 或 Ms通常是与自己的姓名或姓连用 , 而不能单独与名连用; Mrs 只能与夫姓或自己的姓加夫姓连用。 Sir 和 Madam一般既不与姓 , 也不与名连用 , 而是单独使用。在中国 , 习惯上有“李同志”、“黄主任”、“郭校长”、“王经理”“林老师”等称呼 , 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 , 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教士外 , 一般是直呼其名倒觉得亲切、自然。如教材中出现 :Good morning,doctor, 但如果搬用来称呼教师则不符合英美人士的习惯 :Good morning, teacher (Teacher Lin) 。2、

9、介绍 (Introducing)。学习介绍自己和他人 ,有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之分。在会场上介绍一位来访嘉宾或重要人物时主持人说: “ItiswithgreatpleasurethatIintroducetoyouProfessorWang,presidentofBeijingUniversity.”这样的介绍既郑重又得体。在非正式场合介绍方式则随便多了。带朋友到家里可这样介绍“ Mum,thisisJoan,myclassmate, ”“ Joan,I'dlikeyoutomeetmyfamily.Thisismyfather, ”等。在介绍两人相识时 , 一般要注意以下顺序 : 先

10、男后女;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太太;先近后远等。3、关心 (Showingconcern). 教材中有这样对话 :( 一个小女孩问一个老太太 )Girl:How oldare you?Woman: Ah, it'sasecret.汉语里可以对任何人发问 : “你几岁了 ?”以表示关心和亲切;而在英语国家, 除了对小孩 ,人们不轻易问一个成年人特别是女士或老人的年龄,以免冒犯他人隐私权。所以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问以下这些问题:Howold areyou?Are youmarried?How muchdo youmake everymonth? What'syour

11、religion?Whathaveyoubeenbusy doing? Soyou'redivorced,whatwasthereason?对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题 , 他们很重视 privacy,惯 , 这样的问题不宜过问, 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是属“个人隐私”问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因此 , 根据他们的习, 否则就是失礼。4、谦虚 (Modest)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中国人常常是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赞扬时 , 自己却贬损自己。中国人在听到别人赞美自己的长相、衣服漂亮时 , 往往会谦虚一番 : 哪里 , 哪里。当这种赞扬遭到中国人拒绝时

12、, 美国人常常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 ,他们之间跨文化的接触很可能是以一场交流失败而告终。在送礼物时,中国人常谦虚说 : “Here's something littlefor you, it's,notgood”不太了解中国文化的外籍人士自然不知道这是“谦虚”的说法他们会很纳闷为什么要送一件自己认为“ not very good”的小礼物给别人。因此 ,老师在教学中 , 应教会学生当听到英美人士赞扬时 , 可以用 : “Thank you”. 来回答。5、打电话 (*telephonecalls) 。打电话的对话 ,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比方说英国英语里私人打电

13、话的模式一般为:电话铃响。接电话者自报电话号码。打电话者要求与某人通话。这样能让对方明白有无挂错 , 这种接电话的人 ,大多属于“绅士阶层”或“文明社会”。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 : “Thisis ××× speaking ”. 而不是“I am××× . ”说 : “Is that××× speaking? ”而不说: “Areyou ×××speaking? ”。四、中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跨文化交际的教学。笔者认为除了用上述的方法外 , 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文

14、电影、电视、录像;还可以请外籍教师到校任教 , 鼓励学生与 native speaker 面对面交谈 , 让外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亲身体会到的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告诉学生。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 又丰富了学习形式 , 使学生更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大面积地、全面地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 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 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 同时也是跨世纪中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 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 应引起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重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