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上)_第1页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上)_第2页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上)_第3页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上)_第4页
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1、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概念、证据与运用(上)             一、引言 购买力平价(PPP) 理论 是以可贸易商品的一价定理(LOP)和国际套利为经验基础的,与 经济 均衡的 自然 观念一致。据多恩布什(Dornbusch,1987)考察,PPP理论可以追溯至16世纪西班牙的萨拉曼卡学派(SalamancaSch001),经过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金本位主义(Bullionism)、重商主义和古典经济学的中间 发展 ,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20世纪初最终完成(Casse

2、l,1918,1922)。PPP理论本质上属于汇率决定的货币理论类别而与货币数量论相联系,却已经成为 现代 汇率理论的基准假说。PPP理论是向理论证伪开放的,在理论假说与经验事实的互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拓展。在PPP理论完成伊始,凯恩斯在肯定卡塞尔理论贡献的同时指出经典PPP理论对可贸易商品交易成本和非贸易商品购买力的抽象处理缺陷,即没有考虑可贸易商品的(非价格)交易成本因素和非贸易商品的(货币)购买力因素(Keynes,1923)。卡塞尔以后现代PPP理论的进步就集中体现在对可贸易商品交易成本和非贸易商品购买力因素的全面容纳和重新概念化,修正和完善作为长期均衡条件的PPP理论结构,提升PPP理

3、论的实际 应用 价值。一方面,对国际贸易运输成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垄断厂商市场定价能力实际现象的经验认识,揭示国际品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局限以及偏离LOP定理的国际价格边界效应(border effect)(Engel et al,1996);另一方面,通过在货币购买力中引入非贸易商品价格因素和考察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偏斜(productivity bias),哈罗德巴拉莎萨缪尔森效应(Harrod-Ballasa-Samuelson effect,HBS)能够部分解释实际汇率由于生产率国际差异而偏离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实际汇率短期内的幅度波动以及中期内的(受冲击调整后)缓慢衰减现象

4、即所谓PPP难题(PPP puzzle)(Rogoff,1996),长期以来构成对PPP理论的主要否定事实,主导有关PPP理论的经验 研究 纲领。然而,在市场不完全性和理性预期假设下,名义货币供应冲击由于价格粘性原因具有实际供给效应,而跨期外汇套利行为能够产生汇率过度调整(over-shooting)现象;同时,在允许长期均衡条件跨时移动后,实际汇率的均衡调整过程具有非线性的均值回复(mean-reverting)特征,其调整速度相应显着提高。这样,不仅实际汇率水平与货币供应水平间稳定关系的暂时破坏,或者实际汇率水平对PPP均衡水平的暂时背离,与PPP理论在短期内是可以调和的,而且实际汇率水平

5、趋向PPP均衡水平的调整过程在中期内也是相当平稳和快速的。经过长期均衡条件修正的PPP理论现代形式,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重新得到普遍的理论认同和事实支持。本文将在吸收和借鉴现代PPP理论的长期视角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建立面向发展 中国 家的动态PPP理论 分析 框架,用以描述实际汇率对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的系统偏离倾向及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动态演化特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动态PPP理论是结构主义性质(structuralistic)的,不仅因为其拓展现代PPP理论而进一步模型化国民经济市场化和开放化以及国际经济一体化这样的结构性因素,而且因为其未进行微观基础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却基

6、于 历史 经验直接设定长期结构关系这样的模型化 方法 。本文的研究 内容 按从理论模型到计量分析到实际应用的逻辑次序展开。首先,构造两国两部门的国际经济体系而建立容纳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结构变量的动态PPP理论分析框架,推导其有关发展中国家汇率动态演化的经验含义;其次,基于国民收入国际横截面数据进行动态PPP理论的计量分析,在估计和检验动态PPP理论结构方程的同时取得动态PPP理论的基准计量模型;最后,精炼动态PPP理论的基准计量模型而建立动态PPP理论的可 计算 形式,情景预测20062010年间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趋势,为未来时期人民币汇率的均衡调整提供数值 参考 。 二、从结构化到动态化的

7、理论框架 (一)国际经济体系与国民经济结构国际经济体系由发达国家W与发展中国家D组成,而国民经济体系由开放部门T与封闭部门N组成。对于发达国家真实国民收入Q W ,Q W = ;对于发展中国家真实国民收入Q D ,Q D = 。设立国民经济市场化系数,即封闭部门N产量口Q N 仅部分进入市场交易。对于发达国家W,=1;对于发展中国家D,1。因此,按SNA统计体系核算,发达国家实际国民收入Y W = + ,名义国民收入P W .Y W = 发展中国家实际国民收入Y D = ,名义国民收入P D .Y D = 。设立国民经济开放度系数,=Q T /Q。对于发达国家W, W = /Q W ;对于发展

8、中国家D, D = /Q D 。设立国民经济相对价格系数,=P N /P T 。对于发达国家W,W= ;对于发展中国家D, D = 。设立国际经济贸易障碍系数,即在名义汇率水平E下,LOP定理在开放部门T以修正形式E =(1+) 成立。(二)价格指数与汇率指数对于发达国家,由名义国民收入核算等式P W .Y W =P W .Q W = ,可知国民收入价格指数P W =(1- W ) ,从而取得其国民收入价格指数P W 的参数表达式(1)。 对于发展中国家,由名义国民收入核算等式P D .Y D = 知国民收入价格指数 ,从而取得其国民收入价格指数P D 的参数表达式(2)。 

9、;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指数e=E.(P W /P D ),依据式(1)与式(2),存在e= 。以LOP定理的修正形式代换 项,即E =(1+),取得实际汇率指数e的完全参数表达式(3)。 定义代理参数 D = D /(·(1- D )+ D ),从而表达式(3)能够简化为式(4)。 依据发达国家货币流通方程M W .V W =P W .Y W ,发达国家货币供应M W 与真实国民收入YW决定其国内价格水平P W ;依据发展中国家货币流通方程M D .V D =P D .Y D ,发展中国家货币供应M D 与真实国民收入Y D 决定其国内价格水平P D 。在

10、既定实际汇率水平e,发达国家国内价格水平P W 。与发展中国家国内价格水平Y D 决定名义汇率水平E=e.(P D /P W )。         (三)结构参数性质与比较静态动态 分析 依据 经济 发展 、经济开放和国际经济自由化的 历史 趋势,假设发展 中国 家结构参数、与,的动态演化性质:(1)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进程,虽然1,但是历时上升;(2)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化进程,虽然 D W ,但是 D 历时上升;(3)发展中国家相当于发达国家具有后发优势,虽然 D W ,但是 D 历时上升户(4)随着全球经济

11、的一体化进程,虽然,0,但是历时下降。表1为发展中国家实际汇率指数e对结构参数、与的比较静态和动态性质分析,给出动态PPP 理论 有操作意义的 研究 结论。 如表1所示,动态PPP理论能够预测,由于发展中国家相当于发达国家较为低下的市场化程度、开放化程度、贸易部门供给效率以及与国际市场融合程度,其实际汇率相对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是长期低估的,即e1;在动态演化过程中,随着发展中国家开放化程度、贸易部门供给效率以及与国际市场融合程度的逐步提高,其实际汇率将持续升值而趋向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即d D /dt0、d D /dt0、d/dt0而de/d D 0、de/ D 0、de/d

12、0。然而,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相反地导致其实际汇率的持续贬值,即d/dt0而de/d0。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过程与开放过程是基本一致的。假设结构参数、与历时上升与结构参数历时下降是协同完成的,从而能够以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历时增长标志,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汇率动态就表现为由经济增长推动的实际汇率趋向其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的持续升值过程。图1试图描绘在向发达国家经济趋同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汇率指数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协同演化过程。如图1所示,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赶超成功从而其国民收入Y由Y W 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Y D ,实际汇率指数e将经历e-Y象

13、限路径升值而最终达到水平1,以实际汇率度量的国民收入Y/e将相应地经历Y-Y/e象限路径增长而最终达到水平Y D 。由于实际汇率升值原因,Y/e路径是从下方渐近Y-Y/e象限45 。 线的,必然夸张经济赶超时期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速度。e与Y/e历时路径的非线性形状,体现结构参数对实际汇率决定作用以及结构参数与国民收人间历史联系的非线性性质。 三、基于国际横截面数据的计量模型 (一)复合增长模式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DI)数据库提供覆盖136国家和地区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GNI)与购买力平价人均国民总收入(PPPGNI)年度数据,如表2

14、所示。以人均国民总收入指标Y代表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以人均国民总收入Y与购买力平价人均国民总收入Y PPP 比率指标Y/Y PPP 度量实际汇率与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的相对离差,使用国际横截面数据计量检验动态PPP理论并且估计其结构方程式。” 图2为2004年度136国家和地区的变量Y/Y PPP (即FXPAR)对变量1nY的散点图轨迹,显示实际汇率指数随经济发展程度升值而趋向接近传统PPP理论平价水平的国际趋势,与动态PPP理论预测结论性质一致。2003年度136国家和地区的变量Y/Y PPP 对变量1nY散点图轨迹类似图2。 基于包括2004年度136国家和

15、地区而容量136的单独样本集、包括2003年度136国家和地区而容量136的单独样本集、汇聚2004与2003年度136国家和地区而容量272的合并样本集,使用OLS 方法 分别估计动态PPP理论的结构方程式而取得如表3所示的分类估计结果、。动态PPP理论的结构方程式Y/Y PPP =C 0 +C 1 .Y-C 2 /Y,在变量转换条件x=lnY与z=Y/Y PPP 下,能够转换为同时包含正增长成分exp(.x)和负增长成分exp(-.x)的二元指数增长函数z=·exp(·x)十b.exp(-·x)。表3估计结果表明,依据动态PPP理论的实际汇率指数Y/Y PPP 随人均国民收入Y的(跨国家或地区的)动态演化过程,属于复合的 自然 增长模式(而并非逻辑斯蒂克转型过程(logistic transformation),能够容纳如表1所示的市场化结构参数且与其它结构参数、小对实际汇率指数e的相反方向作用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kok电子竞技: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