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课件_第1页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课件_第2页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课件_第3页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课件_第4页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治研究中心

1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背景资料定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指自无名动脉至第1对肋间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管腔狭窄,病变多局限于峡部,也可呈长管状,甚至累及主动脉弓。流行病资料: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14﹪本病多见于男性,早期报道统计男女比例为4∶1~5∶1可单独存在但:喜⑵渌难芑,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2背景资料定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指自无名动脉至第1对背景资料分型:导管后型(成人型):占90﹪,缩窄位于动脉导管韧带的远侧,多为局限性的缩窄。动脉导管多数已经闭合,较少合并心内畸形。常在胸、腹壁形成侧支循环。导管前型(婴儿型):占10﹪,缩窄位于动脉导管发出前,范围较广。动脉导管常不闭合,较:喜⑿哪诨。侧支血管少。诊断:CT、MRI、血管造影临床表现:取决于缩窄的位置和范围,以及有无合并畸形。3背景资料分型:3治疗方法CoA治疗内科对症治疗外科血运重建介入治疗PTA1982年裸支架1991年覆膜支架2003年4治疗方法CoA治疗内科对症治疗外科血运重建介入治疗PTA裸支

经皮血管成形术(PTA)5

经皮血管成形术(PTA)5PTA治疗机制:扩张球囊造成缩窄段血管内膜及中膜局限性撕裂和过度伸展从而使管腔扩大适应征:未经外科手术的局限性、隔膜型主动脉缩窄,通常年龄>7月,导管跨狭窄段收缩压差>20mmHg。主动脉缩窄外科手术后或PTA术后再狭窄,压力标准同上。有作者认为对于婴幼儿,PTA效果不佳,但可对低龄患者病情严重时急诊减状治疗。非适应征:峡部发育不良长段型缩窄。6PTA治疗机制:扩张球囊造成缩窄段血管内膜及中膜局限性撕裂和PTA步骤术前准备: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和内科对症治疗。诊断性心导管术:缩窄段上下压力阶差测定。主动脉造影术:确定主动脉缩窄段部位、程度、范围及主动脉弓发育情况,测量主动脉缩窄段及邻近上、下部及主动脉横膈水平的直径。球囊直径选择:一般直径相当于缩窄段直径2.5~4倍。如无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球囊直径不大于缩窄近端主动脉直径。球囊直径不超过主动脉横膈水平直径。术后重复测压和造影。术后随访。7PTA步骤7PTA即时疗效评价:符合以下条件效果良好跨缩窄段压差20mmHg主动脉缩窄段直径较术前扩大30%以上跨缩窄段压差较术前下降50%中远期疗效评价:显效:症状明显缓解,上下肢收缩压差20mmHg,无相应影像学改变。有效:症状缓解,上下肢收缩压差20mmHg,影像学改变不明显。无效:症状无缓解,上下肢收缩压差20mmHg,明显影像学改变。8PTA即时疗效评价:符合以下条件效果良好8PTAPTA术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弓降部局限性狭窄双球囊扩张主动脉缩窄病变。PTA术后即刻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狭窄明显改善。9PTAPTA术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双球囊扩张主动脉缩窄病变。PPTAPTA术前主动脉三维重建示缩窄段明显狭窄。PTA术后2年主动脉三维重建示缩窄段狭窄明显改善。10PTAPTA术前主动脉三维重建示缩窄段明显狭窄。PTA术后2PTACoA合并单心室:经静脉途径PTA术11PTACoA合并单心室:经静脉途径PTA术11

血管内裸支架植入术(ES)12

血管内裸支架植入术(ES)12ES治疗机制:将撕裂的内膜紧贴中膜,有效抵抗缩窄段血管的弹性回缩力,减少术中动脉瘤及夹层的形成。适应征:单纯的主动脉峡部缩窄主动脉弓以及峡部发育不良(狭窄段血管直径与横膈处降主动脉直径之比<0.6)主动脉缩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或外科术后再缩窄单纯球囊扩张术后并发动脉瘤或夹层13ES治疗机制:将撕裂的内膜紧贴中膜,有效抵抗缩窄段血管的弹性ES步骤术前准备: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和内科对症治疗。诊断性心导管术:缩窄段上下压力阶差测定。主动脉造影术:确定主动脉缩窄段部位、程度、范围及主动脉弓发育情况,测量主动脉缩窄段及邻近上、下部及主动脉横膈水平的直径。PTA术。支架直径选择;一般直径不超过缩窄段近心端主动脉直径。术后重复测压和造影。术后随访。14ES步骤14ESES置入前,示主动脉狭部局限性缩窄,胸廓内动脉增宽。ES置入后,示狭窄明显改善,未见胸廓内动脉显影。15ESES置入前,示主动脉狭部局限性缩窄,胸廓内动脉增宽。ES

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16

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16CoveredCP支架系统:NuMedBIB球囊(内外双球囊)NuMedCP球囊扩张式支架(铂金材料,外覆聚四氟乙烯膜)支架系统优点BIB双球囊,操作安全,定位准确支架强度高,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有效抵抗缩窄段的弹性回缩支架边缘圆钝,对主动脉壁损伤小支架合金材料可塑性强,可多次扩张,达到理想直径防止和治疗动脉瘤、夹层等并发症,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适合长段和接近闭锁的主动脉缩窄,扩展介入治疗CoA适应征范围适应征主动脉基本或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合并PDA者17CoveredCP支架系统:17步骤术前准备: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和内科对症治疗。穿刺一侧股动脉(或同时穿刺左侧肱动脉做定位)诊断性心导管术:缩窄段上下压力阶差测定。主动脉造影术:主动脉造影术:CoA部位、程度、范围及主动脉弓发育情况,测量缩窄段及邻近上、下部及主动脉横膈水平的直径球囊带膜支架系统:准确定位后首先充盈内球囊(可再次造影调整支架位置),然后充盈外球囊,充分扩张支架,回抽球囊。重复测压和造影。动脉闭合器术后随访CoveredCP18步骤CoveredCP18CoveredCP术前造影测量,术前压差77mmHg选择相应支架球囊造影精确定位扩张内球囊扩张外球囊完全扩张外球囊重复造影和测压,压差35mmHgM,15岁,CoA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第一次覆膜支架置入术19CoveredCP术前造影测量,术前压差77mmHg选择相BareCPCoA并弓部发育不良,术后血压控制不良。于覆膜支架置入术后10月,行弓部裸支架置入术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术前造影支架上段存在主动脉狭窄,此处存在压差定位,左颈总动脉开口近段置入1枚裸支架重叠入第二枚裸支架完全扩张内外球囊后重复造影测压,压差10mmHg20BareCPCoA并弓部发育不良,术后血压控制不良。术前造CoveredCP术前造影示降主动脉峡部明显狭窄,未闭动脉导管位于狭窄前。术后造影示主动脉缩窄处管腔明显扩大,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M,16岁,CoA并PDA21CoveredCP术前造影示降主动脉峡部明显狭窄,术后造影Thank

you22Thankyou22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大血管疾病诊治研究中心

23

主动脉缩窄的介入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1背景资料定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指自无名动脉至第1对肋间动脉之间的主动脉管腔狭窄,病变多局限于峡部,也可呈长管状,甚至累及主动脉弓。流行病资料:占先天性心脏病的7﹪~14﹪本病多见于男性,早期报道统计男女比例为4∶1~5∶1可单独存在但:喜⑵渌难芑,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24背景资料定义: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指自无名动脉至第1对背景资料分型:导管后型(成人型):占90﹪,缩窄位于动脉导管韧带的远侧,多为局限性的缩窄。动脉导管多数已经闭合,较少合并心内畸形。常在胸、腹壁形成侧支循环。导管前型(婴儿型):占10﹪,缩窄位于动脉导管发出前,范围较广。动脉导管常不闭合,较:喜⑿哪诨。侧支血管少。诊断:CT、MRI、血管造影临床表现:取决于缩窄的位置和范围,以及有无合并畸形。25背景资料分型:3治疗方法CoA治疗内科对症治疗外科血运重建介入治疗PTA1982年裸支架1991年覆膜支架2003年26治疗方法CoA治疗内科对症治疗外科血运重建介入治疗PTA裸支

经皮血管成形术(PTA)27

经皮血管成形术(PTA)5PTA治疗机制:扩张球囊造成缩窄段血管内膜及中膜局限性撕裂和过度伸展从而使管腔扩大适应征:未经外科手术的局限性、隔膜型主动脉缩窄,通常年龄>7月,导管跨狭窄段收缩压差>20mmHg。主动脉缩窄外科手术后或PTA术后再狭窄,压力标准同上。有作者认为对于婴幼儿,PTA效果不佳,但可对低龄患者病情严重时急诊减状治疗。非适应征:峡部发育不良长段型缩窄。28PTA治疗机制:扩张球囊造成缩窄段血管内膜及中膜局限性撕裂和PTA步骤术前准备: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和内科对症治疗。诊断性心导管术:缩窄段上下压力阶差测定。主动脉造影术:确定主动脉缩窄段部位、程度、范围及主动脉弓发育情况,测量主动脉缩窄段及邻近上、下部及主动脉横膈水平的直径。球囊直径选择:一般直径相当于缩窄段直径2.5~4倍。如无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球囊直径不大于缩窄近端主动脉直径。球囊直径不超过主动脉横膈水平直径。术后重复测压和造影。术后随访。29PTA步骤7PTA即时疗效评价:符合以下条件效果良好跨缩窄段压差20mmHg主动脉缩窄段直径较术前扩大30%以上跨缩窄段压差较术前下降50%中远期疗效评价:显效:症状明显缓解,上下肢收缩压差20mmHg,无相应影像学改变。有效:症状缓解,上下肢收缩压差20mmHg,影像学改变不明显。无效:症状无缓解,上下肢收缩压差20mmHg,明显影像学改变。30PTA即时疗效评价:符合以下条件效果良好8PTAPTA术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弓降部局限性狭窄双球囊扩张主动脉缩窄病变。PTA术后即刻主动脉弓降部造影示狭窄明显改善。31PTAPTA术前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双球囊扩张主动脉缩窄病变。PPTAPTA术前主动脉三维重建示缩窄段明显狭窄。PTA术后2年主动脉三维重建示缩窄段狭窄明显改善。32PTAPTA术前主动脉三维重建示缩窄段明显狭窄。PTA术后2PTACoA合并单心室:经静脉途径PTA术33PTACoA合并单心室:经静脉途径PTA术11

血管内裸支架植入术(ES)34

血管内裸支架植入术(ES)12ES治疗机制:将撕裂的内膜紧贴中膜,有效抵抗缩窄段血管的弹性回缩力,减少术中动脉瘤及夹层的形成。适应征:单纯的主动脉峡部缩窄主动脉弓以及峡部发育不良(狭窄段血管直径与横膈处降主动脉直径之比<0.6)主动脉缩窄行球囊扩张术后或外科术后再缩窄单纯球囊扩张术后并发动脉瘤或夹层35ES治疗机制:将撕裂的内膜紧贴中膜,有效抵抗缩窄段血管的弹性ES步骤术前准备: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和内科对症治疗。诊断性心导管术:缩窄段上下压力阶差测定。主动脉造影术:确定主动脉缩窄段部位、程度、范围及主动脉弓发育情况,测量主动脉缩窄段及邻近上、下部及主动脉横膈水平的直径。PTA术。支架直径选择;一般直径不超过缩窄段近心端主动脉直径。术后重复测压和造影。术后随访。36ES步骤14ESES置入前,示主动脉狭部局限性缩窄,胸廓内动脉增宽。ES置入后,示狭窄明显改善,未见胸廓内动脉显影。37ESES置入前,示主动脉狭部局限性缩窄,胸廓内动脉增宽。ES

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38

带膜血管内支架植入术16CoveredCP支架系统:NuMedBIB球囊(内外双球囊)NuMedCP球囊扩张式支架(铂金材料,外覆聚四氟乙烯膜)支架系统优点BIB双球囊,操作安全,定位准确支架强度高,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有效抵抗缩窄段的弹性回缩支架边缘圆钝,对主动脉壁损伤小支架合金材料可塑性强,可多次扩张,达到理想直径防止和治疗动脉瘤、夹层等并发症,降低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适合长段和接近闭锁的主动脉缩窄,扩展介入治疗CoA适应征范围适应征主动脉基本或完全发育成熟尤其是合并PDA者39CoveredCP支架系统:17步骤术前准备:临床检查,辅助检查和内科对症治疗。穿刺一侧股动脉(或同时穿刺左侧肱动脉做定位)诊断性心导管术:缩窄段上下压力阶差测定。主动脉造影术:主动脉造影术:CoA部位、程度、范围及主动脉弓发育情况,测量缩窄段及邻近上、下部及主动脉横膈水平的直径球囊带膜支架系统:准确定位后首先充盈内球囊(可再次造影调整支架位置),然后充盈外球囊,充分扩张支架,回抽球囊。重复测压和造影。动脉闭合器术后随访CoveredCP40步骤CoveredCP18CoveredCP术前造影测量,术前压差77mmHg选择相应支架球囊造影精确定位扩张内球囊扩张外球囊完全扩张外球囊重复造影和测压,压差35mmHgM,15岁,CoA合并主动脉弓发育不良,第一次覆膜支架置入术41CoveredCP术前造影测量,术前压差77mmHg选择相BareCPCoA并弓部发育不良,术后血压控制不良。于覆膜支架置入术后10月,行弓部裸支架置入术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术前造影支架上段存在主动脉狭窄,此处存在压差定位,左颈总动脉开口近段置入1枚裸支架重叠入第二枚裸支架完全扩张内外球囊后重复造影测压,压差10mmHg42BareCPCoA并弓部发育不良,术后血压控制不良。术前造CoveredCP术前造影示降主动脉峡部明显狭窄,未闭动脉导管位于狭窄前。术后造影示主动脉缩窄处管腔明显扩大,动脉导管未闭完全封堵。M,16岁,CoA并PDA43CoveredCP术前造影示降主动脉峡部明显狭窄,术后造影Thank

you44Thankyou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