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知识点复习第三天(含真题解析)_第1页
刑法知识点复习第三天(含真题解析)_第2页
刑法知识点复习第三天(含真题解析)_第3页
刑法知识点复习第三天(含真题解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经典word整理文档,仅参考,双击此处可删除页眉页脚。本资料属于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刑法知识点复习第三天(含真题解析)【知识点】犯罪故意与过失、犯罪未遂与中止、故意犯罪的事实认识错误、刑事责任能力与年龄、【知识小结】①犯罪故意与过失1.定罪量刑应当严格遵守罪刑法定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2.作为犯的犯罪人如果积极的促进犯罪结果的发生,属于直接故意;如果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3.成立故意犯罪,要求认识到因果关系的两端,即:π形胛:峁,但是,不要求认识到因果关系发展的具体样态,即因果过程的曲折复杂。4.直接故意是明知(必然或可能)且希望,间接故意是明知(可能)且放任。5.间接正犯不仅引起正犯的犯罪行为,而且对正犯有支配力。6.具有杀人的故意,实际上实施了伤害的行为,导致重伤的。成立故意杀人罪的未遂。7.我国刑法尚未有“过失毁坏财物罪”8.一个行为触犯多条刑法规定的罪名的犯罪,想象竞合择一重罪论处,但是刑法另有规定的除外。9.意外事件是指当事人不能也无法预见的事件。10.判断故意和过失,要看主观对于:峁姆⑸枪室饣故枪,而非:π形。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②犯罪未遂与中止1.能达目的而不欲——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未遂2.着手是犯罪开始的标志,只要行为人开始实施这种行为,可认为犯罪着手。3.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常见的意志以外的原因包括:①被害人的强烈反抗;②第三人的出现、制止;③自身能力的不足;④自然力的破坏;⑤认识错误。5.能犯未遂:是指犯罪行为有既遂可能,只是由于遇到了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能犯的未遂和对象不能犯的未遂。6.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7.成立犯罪中止需要同时满足:自动性,客观性以及有效性。8.:π形凳┖,如果救助过程中出现了介入因素,就需要判断该:峁艹闪⒎缸镏兄。9.行为人虽然具有中止意图和中止的行为,但其之前的犯罪行为仍然导致了作为既遂标准的犯罪结果的发生,则不能成立犯罪中止。10.只要行为人认为不可能既遂而放弃的,即使客观上可能既遂,也是未遂。③故意犯罪的事实认识错误1.出于防卫的目的,向对方开枪后打击错误致第三人死亡,依具体符合说,打击者对第三人的死亡结果没有故意。2.具体符合说认为,行为人所认识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具体相一致时,才成立故意的既遂。3.对象错误时,法定符合说和具体符合说处理的结论相同:成立故意犯罪既遂。4.结果提前发生:第一个行为时故意犯罪已着手,故意犯罪既遂;第一个行为未着手,故意犯罪预备+过失犯罪,想象竞合。5.间接故意不是认识错误,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的发生,结果发生与否都在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故不存在认识错误。6.信任法官的意见而产生了法律错误认识与事实认识错误不同,是可以阻却犯罪的。7.概括故意只是具体侵害的对象不确定,不是认识错误8.如果行为不具有法益侵害性,原本就不构成犯罪,不是事实认识错误。9.行为人对侵害对象没有认识错误,但由于客观因素导致错误的结果,但这种结果还在同一犯罪构成内。10.打击错误时,法定符合说与具体符合说处理的结论不同:法定符合说的结论是两个故意犯罪的想象竞合;具体符合说的结论是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想象竞合。④刑事责任能力与年龄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造成:峁,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2.病理性醉酒,是指因酒精中毒导致行为紊乱、记忆缺失,并伴有幻觉、妄想症状,通常具有攻击性,这是精神病的一种,属于完全无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3.实施实行行为时具有责任能力与故意、过失,在丧失前实行行为尚未实行终了,其后在丧失行为能力后实施的行为性质与前行为性质相同的,成立犯罪既遂。4.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已满75周岁的人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5.已满16周岁的人,对一切犯罪行为都要负刑事责任,包括故意、过失犯罪,作为、不作为犯罪。6.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的:π形,可以正当防卫。对于行为人在1818周岁以前实施的犯罪,适当给予从轻和减轻处罚【题目1】怀中。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选项】A.刘某不对赵某的死亡负责,成立犯罪中止刘某未能有效防止死亡结果发生,成立犯罪既遂题干考点:介入其他因素情况下的中止死亡结果不能归责于刘某的行为,刘某成立犯罪未遂李某成立故意杀人的间接正犯正确答案B【解析】某仍然要对死亡结果负责,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故B选项正确,C选项错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本题中并不存在上述情况。故D选项错误,不当选。kok电子竞技》上第371为人原本所希望或者放任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犯罪结果,就不成立犯罪中止。【题目2】行将车开动,在将乙拖出几十米后,为摆脱乙,甲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选项】A.都是间接故意题干考点: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对乙是直接故意,对丙是间接故意考点: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对乙是间接故意,对丙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考点: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对乙是间接故意,对丙是疏忽大意的过失考点:疏忽大意的过失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犯罪故意与过失的判断。本案中甲强行开车将乙拖出几十米后,为摆的丙造成伤害,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因此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故选项D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