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通道综合管网方案(渝北段)设计说明_第1页
快速通道综合管网方案(渝北段)设计说明_第2页
快速通道综合管网方案(渝北段)设计说明_第3页
快速通道综合管网方案(渝北段)设计说明_第4页
快速通道综合管网方案(渝北段)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PAGEPAGE1快速通道综合管网方案(渝北段)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南起于三环高速,顺接快速路六纵线,往北沿铜锣山东侧,经石船、统景,跨越御临河,穿越明月山至长寿晏家后,北止于菩提山北侧渝巫路,接顺现状菩提北路。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km/h,双向六车道(两侧预留双向四车道货运通道),工程范围长度约23.61km,沿线分别与规划铁路东环线、渝万铁路和渝利铁路相交。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隧道2座(晏家隧道约4.46km、龙门桥隧道左洞926.5m、右洞906.5m),跨御临河桥梁1座,互通立交5座(1座为规划预留)及高速公路收费站1处(规划预留)。本次综合方案为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中“两江新区及渝北区段”,道路桩号K0+000~K11+606,为下图明月山西侧部分。长寿区部分综合管网方案见另一册《两江新区-长寿区快速通道综合管网(长寿区)方案。本次综合管网方案涉及互通立交2座(双桥立交、统景立交),跨御临河桥梁1座,道路长度约12km。工程范围示意图二、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我院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由业主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和现状管网资料。(3)由业主方提供的其它的资料。(4)本工程各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联系图。2.2主要规范及规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6年kok电子竞技)。(2)《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3)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法规。三、设计原则1、统筹规划,同步建设;2、局部和整体相协调,技术和经济相结合;3、近期和远期兼顾,临时和永久相统一;4、新建管线尽量与现有管线相衔接;5、管线布置采用先人行道后车行道,检修频繁的管线优先布置于人行道上,重力管线优先布置;6、设计范围内架空10KV以下电力和架空通信迁改为地下敷设。四、综合管网方案设计本次管网综合方案设计,涉及到的管线有:电力、通信、燃气、给水。本次项目为快速路,所在范围为非城市建设用地,无市政道路综合管网。综合管网以转输管线及农村服务管线为主,如通信、电力、燃气、给水;重力管线仅有雨水,管线为现状冲沟过街涵洞及边沟,无其它市政管网。本方案仅供参考,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等设施具体迁改实施由电力、通信、燃气、给水等产权单位确定最终方案。(一)给水管线及现状给水设施本次设计主线K0+100~K0+200范围内存在现状DN108给水管线。本次设计双桥立交范围内存在现状DN9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0+780~K0+800东侧存在现状DN9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000~K1+020东侧存在现状DN9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400~K1+420东侧存在现状DN9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2+060~K2+100东侧存在现状DN9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3+600~K3+700范围内存在现状DN9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4+480~K4+940范围内,道路两侧存在若干平行和垂直于道路的现状DN11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统景立交范围内存在现状DN11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4+540~K4+580范围内存在现状DN11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5+100~K5+160范围内存在现状DN11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5+760~K5+900范围内存在现状DN11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6+880~K6+960范围内存在现状DN11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7+360~K7+860范围内存在现状DN11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0+300内存在现状DN200给水管线。本次设计主线11+260~K11+500范围内存在现状DN110给水管线。双桥立交内共2处,受主线及匝道开挖影响沿还建道路5还建1处DN90给水管线,受桥墩影响还建1处DN9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主线K1+400~K1+420东侧因涵洞开挖影响原地还建DN90给水管线。主线K3+540~K3+700处沿桥下地面避开桥墩还建DN9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主线K4+540~K4+580处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11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主线K5+130处沿绿地及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11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主线K5+860处沿还建道路15还建DN11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主线K6+900处沿还建道路16还建DN11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主线K7+360~K7+860处沿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11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主线K10+300处沿现状村道还建DN20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eq\o\ac(○,)主线11+260~K11+500沿现状村道还建DN110给水管线,与现状给水管线接顺。eq\o\ac(○,)平安水厂取水口迁改。(二)燃气管线及现状燃气设施本次设计双桥立交范围内存在现状DN90、DN108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0+780~K0+800东侧存在现状DN9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000~K1+020东侧存在现状DN9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240~K1+260东侧存在现状DN9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400~K1+420东侧存在现状DN9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2+060~K2+100东侧存在现状DN9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3+600~K3+700范围内存在现状DN90、DN108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4+220~K4+320范围内,道路两侧存在若干平行和垂直于道路的现状DN5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双桥立交范围内存在现状DN5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5+120~K5+180存在现状DN5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5+520~K5+860存在现状DN5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6+900~K7+160存在现状DN9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7+520~K7+660存在现状DN6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8+020~K8+060存在现状DN6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8+740存在现状DN63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0+320~K10+350存在现状DN63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1+220~K11+240存在现状DN63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为连通被新建道路影响的现状管网,根据相关燃气管线现状资料,迁改受影响的燃气管道,具体如下:本次设计双桥立交范围内避让桥墩迁改还建DN90、DN108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主线K1+400~K1+420东侧因涵洞开挖影响原地还建DN90燃气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3+300~K3+700范围沿桥下绿地避让桥墩还建DN90、DN108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本次设计主线K4+220处,沿道路边坡绿地及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50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主线K5+130处沿道路边坡绿地及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50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主线K5+520~K5+860处沿还建道路15及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50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主线K6+900处沿还建道路16还建DN90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主线K7+060~K7+180处沿还建道路17还建DN90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主线K7+520~K7+660处沿现状村道及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60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主线K8+020处沿还建道路20还建DN60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eq\o\ac(○,)主线K8+740处沿现状村道还建DN63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eq\o\ac(○,)主线K10+320~K10+350沿现状村道及综合管网过街通道还建DN63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eq\o\ac(○,)主线K11+220~K11+240沿现状村道还建DN63燃气管线,与现状燃气管线接顺。(三)通讯管线及现状通讯设施(1)现状通讯管线本次设计道路沿线存在若干架空通信管线。本次设计双桥立交范围内存在现状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双桥立交范围L连接道内存在现状K1通信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0+800~K1+00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380~K1+42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1+800~K1+90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2+060~K2+10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2+180~K2+22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2+340~K2+38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2+480~K2+52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2+680~K2+720东侧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主线K3+580~K3+700存在K1通信(军缆)管线。本次设计统景立交范围内存在现状K1通信管线。(2)通信管线迁改设计本次设计为连通被新建道路影响的现状管网,根据相关通信管线现状资料,迁改受影响的埋地及架空通信管线,具体如下:1)埋地军缆双桥立交范围内K1通信(军缆)管线,避让桥墩还建,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还建道路2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1+390~K1+420东侧因管涵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1+900~K1+920东侧因管涵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2+060~K2+100东侧因管涵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2+180~K2+220东侧因挡墙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2+340~K2+380东侧因管涵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2+480~K2+500东侧因管涵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2+700~K2+720东侧因管涵建设影响原地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3+280~K3+680范围内避让桥墩还建K1通信(军缆)管线,与现状通信管线接顺。2)架空军缆主线K0+460-K0+700处架空军缆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3+280-K3+680处服务区附近架空军缆管线,避让道路下地,避让桥墩,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3)架空管线主线K0+25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双桥立交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还建道路5绿地,与立交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三环连接道K0+250架空管线,避让桥墩迁改,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0+78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1+36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1+740处架空管线,避让桥墩迁改,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1+92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2+30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主线K4+500~K5+86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eq\o\ac(○,)主线K7+080~K7+14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eq\o\ac(○,)主线K7+66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eq\o\ac(○,)主线K8+000~K8+24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eq\o\ac(○,)主线K8+74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eq\o\ac(○,)主线10+28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eq\o\ac(○,)主线K11+04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eq\o\ac(○,)主线K11+240~K11+640处架空通信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通信管线接顺。4)埋地通信双桥立交L连接道现状通信管线,道路路基改造影响,原地还建。统景立交现状通信管线,道路路基改造影响,原地还建。为了使管线中的积水能流入人孔而便于清除,管线坡度一般应为0.3%~0.4%,最小不宜低于0.25%。人孔内两边管线的相对管孔高程应尽量接近一致,一般情况下,相对位置的管孔高差不应大于0.5米。通信井内设置Ф75PVC塑料管,就近排放。(四)电力管线及现状电力设施(1)现状电力管线除双桥立交L连接道和统景立交两江大道为埋地电力管线外,本次设计道路沿线其它电力管线均为架空电力线路。(2)电力管线迁改设计1)架空管线本次设计道路现状架空电力线路,原则上均迁改下地,并于上下游管线接顺(部分废除)。主线K0+21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双桥立交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还建道路5绿地,与立交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三环连接道K0+060架空电力管线,避让边坡迁改,与道路外侧村庄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三环连接道K0+280架空电力管线,避让边坡迁改,与道路外侧村庄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双桥立交架空还建道路1架空电力管线,受边坡影响迁改,与立交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主线K0+80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主线K1+36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主线K1+42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主线K1+70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桥墩迁改,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主线K1+92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2+33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2+330处东侧架空电力管线,受边坡影响迁改,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2+69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3+16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综合管网过街通道,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3+38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及服务区下地,还建至服务区转换道路,与服务区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3+760处北侧架空电力管线,避让桥墩迁改,与道路外侧及服务区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4+280处北侧架空电力管线,受边坡影响迁改,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4+780~K5+96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桥下绿地,避让桥墩,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6+24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桥下绿地,避让桥墩,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6+40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桥下绿地,避让桥墩,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6+680~K6+92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还建道路16,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7+050~K7+21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还建道路17、15,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7+460~K7+50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还建道路19,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7+780~K7+80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桥下绿地,避让桥墩,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8+040~K8+26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还建道路21,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8+560~K9+08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道路下地,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9+60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还建道路19,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9+900~K10+12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道路下地,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11+01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道路下地,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eq\o\ac(○,)主线K11+160~K11+480处架空电力管线,避让道路下地,还建至道路下地,与道路外侧现状架空电力管线接顺。2)埋地管线双桥立交L连接道现状电力N1管线,道路路基改造影响,原地还建。统景立交现状电力N8管线,道路路基改造影响,原地还建。沿电力排管单向敷设-50X5热镀锌扁钢,全线接地扁钢均需可靠焊接连通,接地扁钢在首端、末端和每100m设置重复接地极,重复接地极采用两根L50X5X2500热镀锌角钢为敷设一组,全线接地扁钢采用Φ12热镀锌圆钢与重复接地极热镀锌角钢连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接地极设置于靠近地块侧,安装施工做法详《接地装置安装》03D501-4相关内容要求。电力工作井均按照国标图集07SD101-8进行施工,工作井的净高不宜小于1.9m。(3)35kV及以上的高压铁塔及架空线与道路的关系1)与35kV及以上的高压铁塔及架空线的关系与本次设计范围内35kV及以上的高压线路有35kV小统线、35kV洛统线、35KV龙兴北-统景迁。35kV小统线在本次设计起点K0+000处设计车行道有一座铁塔。35kV洛统线在三环线连接道设计终点跨越道路,向北延伸至主线K3+760处穿越设计桥梁。35KV龙兴北-统景迁跨越统景立交。2)道路与各电力线路之间的关系详下表:35KV及以上电力架空线与道路关系统计表序号电压等级位置名称线高(m)道路设计标高(m)高压线离路面最小垂直距离(m)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m)备注范围135kV主线K0+000小统线35KV270.69246.6824.01铁塔在车行道内渝北区2三环线连接道设计终点洛统线35KV315.12286.37628.74449.32横跨连接道设计终点两江新区3主线K3+760洛统线35KV221.78226.807-5.027\线路位于设计桥梁下方渝北区4统景立交龙兴北-统景迁35KV288.281-258.376254.692横跨立交渝北区3)需要采取措施保护的35kV及以上铁塔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中的规定要求,共有2条线路需要采取迁改或保护措施。35kV小统线铁塔位于设计车行道上,需迁改。35kV洛统线在主线K3+760处与设计桥梁的垂直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需迁改。各线路的最终迁改及保护措施应以电力部门意见为准。(4)10kV及以下的高压铁塔及架空线与道路的关系1)本次设计道路有交叉的10kV高压架空线路有黄铁线、小柳线、平新线、铁平线、川交II专线、以及多处无线路名称的10kV高压架空线。10kV及以下的高压铁塔及架空线的关系详下表:10KV及以下电力架空线与道路关系统计表序号位置名称线高(m)道路设计标高(m)高压线离路面最小垂直距离(m)杆塔外缘至路基边缘最小水平距离(m)备注范围1主线K0+320黄铁线10KV254.62248.286.34铁塔在车行道内渝北区2主线K1+500黄铁线10KV251.19234.18517.005铁塔在车行道内3双桥立交匝道D线K0+040黄铁线10KV233.19249.7-16.51\线路位于设计桥梁下方4三环线连接道K0+300黄铁线10KV251.61257.15-5.54\线路位于设计桥梁下方5三环线连接道设计终点小柳线10KV296.6286.37610.22412.86横跨连接道两江新区6主线K1+960黄铁线10KV253.73235.6818.05铁塔在人行道内渝北区7主线K2+660黄铁线10KV240.92234.086.84铁塔在车行道内8主线K3+440黄铁线10KV229.94220.2639.67730.3横跨主线9主线K4+880平新线10KV无线路跨越道路13.18铁塔位于设计边坡上10K5+140~K5+660铁平线10KV铁塔在车行道内横跨统景立交,多处铁塔位于车行道上11K5+500川交II专线10KV257.41248.3079.1039.0212统景立交匝道F线K0+920川交II专线10KV259.01243.18415.8260.71铁塔位于设计边坡上13还建道路8K0+320川交II专线10KV269.27261.6717.5993.27铁塔位于设计边坡上14主线K7+46010kV(无线路名称)247.16234.64912.51165.2横跨主线两江新区15主线K7+78010kV(无线路名称)260.23246.02214.20844.73横跨主线16主线K8+74010kV(无线路名称)219.45245.247-25.797\线路位于设计桥梁下方渝北区17主线K9+04010kV(无线路名称)276.34249.17227.16860.46横跨主线18主线K10+08010kV(无线路名称)217.31280.222-62.912\线路位于设计桥梁下方19主线K11+36010kV(无线路名称)322.34316.8725.46812.87横跨主线2)10kV高压架空线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迁移或下地的措施,各线路的最终迁改及保护措施应以电力部门意见为准。3)多回线路为专用线路,为周边工业厂区服务,供电部门应切实结合本工程,尽快确定线路迁改方案。(五)综合管网过街通道四、竖向控制(1)管线布置从地面算起,从上至下管线布置顺序为:电力电缆沟,路灯管线,通讯管线,中压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管线、污水管线。(2)建设次序各类管线建设优先次序为:雨水管、污水管,给水管,燃气主管,电力电缆沟,通讯管线,各类支管。六、其它1、对于各种管线,考虑远期发展及变化,对于本项目,处于非建设区域,考虑每隔500米预留过街,以利于远期周边区域的连通。2、接入广告箱、电话亭的电力、电话支线由各主管单位自行决定,均要求下地埋设。3、本次设计给水、燃气、电力、通讯管线管孔容量须经过相关主管部门确认后最终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