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教育学原理题库选择题:1、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B
)。A.《雄辩术原理》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民主主义与教育》
2、教育教学立足于发展关键期或发展最佳期的目的是因为(C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3、我国正式颁布并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D)。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4、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C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B)。A.教育内容B.教育目的C.学生D.教师6、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B)。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分为(C)、联合、系统和方法四阶段。A.分析B.综合C.明了D.统合8、学校教育产生于(B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奴隶社会末期D.封建社会初期
9、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是(A)。A.各门文化课
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10、“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D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11、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B)来实现。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12、教学从其本质上讲,是(D
)。A.一种实践活动B.一种主体活动C.一种文化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13、提出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是(A)。A.科尔伯格B.杜威C.涂尔干D.马卡连柯14、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15、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6、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B)。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17、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8、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19、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A.维果斯基B.洛克C.赞科夫D.裴斯泰洛齐20、(A)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斯宾塞的《教育论》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1、现代教育主要是通过(B)来实现。A.社会教育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教育22、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A)。A.必要条件
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
D.重要手段23、人的发展指的是(D
)。A、思想发展B、身体发展C、智力发展D、身心发展
24、青少年身心发展的(C
)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25、下列教育目的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B)。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C.各育目标D.教育方针26、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B
)。A、陶行知
B、杜威
C、康德
D、马卡连柯
27、提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的是(B)。A.卢梭B.康德C.裴斯泰洛齐D.洛克28、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C
)。A.孔子B.孟子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29、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A.维果斯基B.洛克C.赞科夫D.裴斯泰洛齐30、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下列哪一个学制(D)。A.壬戌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癸卯学制D.壬寅学制3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D)。A、赫尔巴特B、卢梭C、洛克D、杜威32、人的发展指的是(D
)。A、思想发展B、身体发展C、智力发展D、身心发展33、《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C)。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34、“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口号的提出者是(D)。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夸美纽斯3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A)德育原则。A、因材施教B、向性原则C、导原则D、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36、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属于教学策略中的(A)。A、内容型策略B、形式型策略C、方法型策略D、综合型策略37、“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B)。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38、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A)。A、外部分组B、内部分组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39、乌申斯基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C)原则。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40、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C)原则。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直观性
D.巩固性41、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B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42、教师把实物、教具呈示给学生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方法,叫做(C)。A.参观法B.实验法C.演示法D.练习法43、《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少年儿童的(A
)。A.社会权利主体独立地位B.社会权利主体非独立地位C.社会权利的客体独立地位D.社会权利的客体非独立地位
44、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是以下哪种方法的重要性。(B)。A.说理教育法B.榜样教育法C.陶冶教育法D.自我修养法45、被誉为“科学教育学之父”的是(D)。A卢梭B康德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46、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C)。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47、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B)。A、希腊B、斯巴达C、雅典D、埃及48、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D)。A、有教无类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49、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D、《民本主义与教育》50、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D)。A、卢梭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5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白板说”的是(C)。A、康德B、卢梭C、洛克D、裴斯泰罗齐52、“学不躐等”出自(A)。A、《学记》B、《论语》C、《中庸》D、《礼记》
5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54、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55、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D)A、理论联系实际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6、《学记》中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C)。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57、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B
)。A.《论语》
B.《学记》
C.《大教学论》
D.《教育学纲要》58、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兴学堂是在(B)年。A.1911B.1905C.1898D.190259、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B)。A.德育内容B.德育目标C.德育原则D.德育方法60、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C)。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61、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C
)。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62、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立者是(C
)。A、杜威B、布鲁姆C、布鲁纳D、赞可夫
63、《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B)。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洛克6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B
)。A.1985年
B.1986年C.1987年
D.1988年65、提倡终身教育的是法国的(A
)。A、郎格郎
B、斯金纳
C、布卢姆
D、赞可夫
66、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是(
D)。A、教育自身B、教育评价C、教育实践D、培养的人才质量6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C)。A.阶级性
B.历史性
C.社会性
D.民主性68、凡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个人或团体都是(A
)。A、教育者B、教育主体C、教育因素D、德育指导者
69、提出体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A.彼得.麦克费尔B.马卡连柯C.班杜拉D.柯尔伯格70、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B
)。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
71、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B)。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72、最早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A.凯洛夫的《教育学》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7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B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7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75、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D)。A.课程设计
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
D.课程设置76、检验和衡量教育工作好坏,主要看,(A
)是否得以实现。A、教育目的B、教育价值C、教育思想D、教育理论
77、说服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A)。A.灌输B.疏导C.模仿D.奖惩78、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规律。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79、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B)。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80、以“产婆术”著称的提倡启发式教学是古代先哲(C
)。A.孔子B.孟子
C.苏格拉底
D.亚里斯多德81、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A)。A.维果斯基B.洛克C.赞科夫D.裴斯泰洛齐82、活动课程的概念是针对什么课程提出的?(C)A.广域课程B.综合课程C.学科课程D.核心课程8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B)。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84、(A)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85、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B)。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儿童身心发展规律D.教育学的基本规律8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出自(
B)。A.《学记》B.《论语》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87、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D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
88、教育内容科学化是(D)的特点。A、原始社会教育B、奴隶社会教育C、封建社会教育D、现代教育89、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D)。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90、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D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91、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A)。A.巩固性谈话B.启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交接性谈话92、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说明了(B)。A.遗传的重要性B.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C.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D.教育的重要性填空题: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论述了启发性原则。2、夸美纽斯是泛智论的代表性人物。3、心理起源论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孟禄。4、赫尔巴特主张教育应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兴趣。5、技能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6、“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由斯宾塞提出的。7、道尔顿制由美国柏克赫斯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8、拉伊是实验教育学说的代表性人物之一。9、《教育过程》是布鲁纳的作品。10、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11、“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段话论述了循序渐进,智德并重的成绩考核制度。12、技能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任务的能力。13、“三盈三亏”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场景。14、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是实施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15、柏拉图当时创建的教育机构的名称是阿卡德米学园。16、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近代最早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育学专著。17、“生物起源论”的提出者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18、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19、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以完成各自教育任务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双轨学制。20、根据课程制定的主体不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教本课程。21、苏格拉底在教学方法方面的贡献是“”。22、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23、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24、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现代)教育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教育学的第一本代表著作,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现代教育学独立的标志,也称为科学教育学的标志。题目有问题,应改为现代教育学,参考选择题20题与84题。)25、教育学萌芽时期,该学科还包含在一个庞杂的哲学体系之中。2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影响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27、根据课程的任务不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28、孔子的教学过程观是学、思、行的统一。29、“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30、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以教学经验为基础多方面综合展开的教学策略是综合型策略。31、介于单轨制和双轨制之间的一种学制是分支制。32、“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呼!”论述了古代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33、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提出的经典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34、柏拉图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理想国》。35、赫尔巴特将“把分散的观念联合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称之为统觉。36、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37、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是人类历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38、测验的四个质量指标分别为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39、设计教学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40、形式型是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41、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再生产科学知识。4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体现了系统性教学原则。43、我国的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4、发展说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45、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46、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统一,反映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47、孔子曾提出的德育原则有循循善诱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48、1922年,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学制,这个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49、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规律的学科。50、“三盈三亏”描述的是中国古代私塾的教育场景。51、亚里士多德创办的教育机构的名称是吕克昂学园。52、柏拉图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理想国》。53、“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54、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55、道尔顿制由美国柏克赫斯特女士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56、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57、孔子曾提出的德育原则有循循善诱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58、测验的四个质量指标分别为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59、“启发”一词源于《论语》中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60、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6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6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3、人的发展是在人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过程中实现的。64、布鲁纳强调:“无论我们教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65、苏格拉底在教学方法上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是“产婆术”。66、建国初期,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学》一度成为我国师范教育的专用教材。67、斯宾塞的教育学代表作是《教育论》。68、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与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69、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70、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地点是西周各诸侯国内(这个问题很扯淡,我不会)。71、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72、柏拉图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理想国》。73、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现实途径是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74、“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由斯宾塞提出的。75、根据课程的任务不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76、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77、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78、设计教学法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79、我国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是贵族教育。80、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地点是西周各诸侯国内。81、亚里士多德创办的教育机构的名称是吕克昂学园。82、实验教育学说的代表性人物有梅伊曼和拉伊。83、康德于1776年最早在格尼斯堡大学开设教育学讲座。84、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学记》。85、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86、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基础。87、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88、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不确定这个答案是否正确)。89、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90、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9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92、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9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规律的学科。94、个体心理的发展是指心理过程的完善和个性差异的完善两个方面。95、“启发”一词来源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96、卢梭的教育学代表作是《爱弥儿》。97、洛克主张绅士教育,认为绅士教育要把德行放在教育的首位。98、CIPP课程评价模式,包含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名词解释:教育(广义和狭义)广义: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社会科学。它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研究来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学记》: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发展:.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心理发展:是指个体在整个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积极的心理变化。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心理变化都可以叫做发展。例如,由于疲劳和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上的变化,就不能称为发展。教育目的(广义和狭义)广义: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质量和规格的人,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身心诸方面发生良性的变化,或产生积极的结果。狭义:狭义的教育目的专指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广义的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体现。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它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具体化。它是由特定社会领域和特定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也随着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类型、级别而变化。10、课程目标:分为广义课程目标和狭义课程目标。广义课程目标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kok电子竞技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狭义课程目标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程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11、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12、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13、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学制的建立为实施正规的学校教育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14、教师广义的教师: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5、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16、教学方法: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定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17、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18、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19、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20、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1、课程实施:是研究一个课程方案的执行情况。对课程实施的研究重点就是考察课程方案中所设计内容的落实程度。22、德育: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广义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23、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4、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它受德育内容、任务所制约,是以德育规律、德育原则为依据的。简答题: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学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第一种答案)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从教育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开始,延续到17世纪。(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17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3)教育学的科学化阶段。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第二种答案)答: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2、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答: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有教无类”,他从探讨人的本性人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异不大,所以注重后天教育(2)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3)教学纲领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4)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5)提倡启发式教学。3、原始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答:(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2)、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3)、教育以口耳相传的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4、古代社会教育有哪些特点?答:①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②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③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④教育内容的日渐丰富,提高了教育职能。⑤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⑥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5、现代教育有哪些特点?答:(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的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6、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有哪些?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第二章教育功能1、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有什么作用?答:(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退俣龋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什么作用?答:(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技术的手段。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什么作用?答:(1)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2)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材(3)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4)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4、列举四种教育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和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退俣。(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的内容、手段和设施。(4)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改革。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观点?答:影响个体发展的基本因素,有单因素说,三因素说和两层次三因素说。单因素说:单因素说只是强调某一种因素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如遗传、环境、教育等,片面夸大每种因素的单独作用,忽视了影响个体发展的其他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失之偏颇。三因素说:三因素说坚持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和教育三方面的影响,三者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同,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两层次三因素说:两层次为:①可能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②现实性因素(对个体发展从潜在可能转化为现实产生影响的因素)两层次中包含三大类型的影响因素:个体的自身条件,环境条件和活动。可能性因素包括个体自身条件和环境两大因素,个体自身条件包括先天和后天因素,而先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成熟机制。现实性因素指的是活动。活动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分为生理水平,心理水平与社会实践水平上的个体生命活动。6、遗传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答: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有: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7、环境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第一种答案)答:(1)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但常常是偶然的、片段的、分散的,它没有既定的目标,也不能接着统一的方向持续、系统地产生影响。(2)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盲目的,既有有利的、积极的影响,也有不利的、消极的影响。(3)随着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其接受环境的影响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常是积极的、能动的过程。(第二种答案)答:(1)环境是人发展的外部条件(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3)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8、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独特作用?答:(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功用(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9、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作用?答:(1)环境和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是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或条件性的因素,要使这种可能性的因素变成现实性的因素,只能通过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才能实现。(2)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3)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离开人的活动,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都不可能成为人的发展的现实。第三章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答:(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第四章、教育制度1、我国当前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类型,并对其进行评述。答:经过改革,如今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度集中的传统行政体制基本被打破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获得了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但由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传统中央集权制,以及人们传统的教育国办等思想的影响,给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带来较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进一步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自己发挥)第五章教师与学生1、我国国家教师制度有哪些内容?答: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法定的教师职业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教师资格条件包括中国公民身份、思想品德条件、学历条件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条件四个方面。申请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同时符合上述几种条件,经过法定程序申请认定教师资格。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答:(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教师角色?答:(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什么样的师生关系?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受授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2)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应当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第六章教学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这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或者说是教学最基本的任务。(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有哪些?答:(1)制定教学计划(2)备课(3)课堂教学(4)实验教学(5)作业的布置与批改(6)课外辅导与课外学习活动的组织3、历史上有影响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答:(1)个别教学制(2)班级授课制(3)分组教学制(4)道尔顿制(5)文纳特卡制4、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缺点?答:①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②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班级授课制中,无论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只能适应部分学生;③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生活的基本空间,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④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5、班级授课制有哪些优点?答:①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③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④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⑤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②谈话法③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①演示法②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①实验法②实习作业法③练习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①讨论法②研究法7、教学策略有哪些类型?答:1.内容型策略2.形式型策略3.方法型策略4.综合型策略第七章课程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有哪些?答: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一是可传播性,二是可操作性,三是和谐性,四是相对优越性。第二,交流与合作。经常交流有关课程计划方面的情况,并能达成如何实施的共识,对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负有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职责。第四,教师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第五,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需要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2、简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2)重视基础学科科研成果知识的结构化。(3)重视能力的培养。(4)重视个别差异。3、我国课程是怎样分类的?答:1.根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可以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按照学生选修课程的强制性程度划分,可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4.按照课程的呈现方式划分,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5.根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不同主体,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第八章德育1、我国当前德育包含哪些内容?答;1.政治教育2.思想教育3.道德教育4.心理健康教育2、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原则有哪些?答:(1).爱国主义教育(2)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6)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7)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3、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答:(1)说理教育(2)榜样示范(3)实践锻炼(4)陶冶教育(5)指导自我教育4、当代有影响力的德育模式有哪些?答:(1)认知模式(2)体谅模式(3)社会模仿模式五、论述题:1、教育学学科的发展历史阶段及各阶段的特征与标志性成果。(第一章)答: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1)第一阶段: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如中国古代的孔子、孟子、荀子、朱熹,西方古代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人,他们在阐述各种社会现象时同时阐述了教育现象,他们在提出其哲学、政治观点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教育观点.标志性代表作《学记》,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2)第二阶段:学科初步形成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kok电子竞技,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德国普鲁士王朝颁布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3)第三阶段:学科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马卡连柯、克鲁普斯卡娅、杨贤江等.(4)第四阶段:学科现代化阶段。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代表人物有布鲁纳《教育过程》、赞科夫、瓦?根舍因、布卢姆等.2、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教育意义。(教育功能)答:(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教育意义:(1)学习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习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日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内涵及各育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答:(1)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2)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3)①“五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人的发展应是全面、和谐、具有鲜明个性的。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有时需要针对某个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强调某一方面。学校教育也常会因某一时期任务的不同,在某一方面有所侧重。②“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五育”中的每一组成部分都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对其他各育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各育不能相互代替。③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紧密相连,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4、论述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制度”内容。(教育制度)答:我国当前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指脱离社会发展需要,违背人的发展规律,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现。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以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的发展。它是求升学率,基础教育出现畸形发展现象,高等教育接纳的生源综合素质偏低,存在重智育、轻素质的倾向,忽视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人格素质、精神素质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方式。(这个答案估计不对)5、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教师)答: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对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能广泛而准确的掌握,对基本的技能熟练运用,对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深入的理解。第二,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包括学科间的相关点、相关性质、逻辑关系等。第三,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包括了解学科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动向,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了解学科发展的因素,该学科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及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的表现形态。第四,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包括领悟独特的认识世界的视角、域界、层次及思维的工具和方法等。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第二,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第三,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6、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具体形式。讲授法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具有传递知识信息和控制学生的认识活动两方面作用,通过这些作用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积极的状态中。他们一边在紧张的思考,一边又在感受求知的乐趣。教师在讲授中既可通过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演绎、综合和概括,又可通过讲重点、讲关键、讲难点、讲思路、讲规律、讲方法等多种形式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认识知识的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一种学习的动力。(2)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师生间的问答对话而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谈话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形式。谈话法可使教师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谈话法花费的教学时间较长,对学生知识准备情况要求较高,所以,在一堂课中,谈话法一般与其它的教学方法配合使用。(3)读书指导法。这种方法是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及课外读物,使学生获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方法。它包括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形式。读书指导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使用此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同时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当学生读书完毕后,教师还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作示范性实验和动作,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或印证所学书本知识的方法。演示法分为三种形式。第一,为了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主要通过实物、挂图、模型等演示。第二,为了使学生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主要使用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媒体。第三,教师身体力行的示范性动作,例如体育课中的示范性动作。演示法是通过视觉刺激完成的,所以要养成学生有目的的知觉习惯,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同时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方法,要与讲授法、谈话法等方法结合使用。(2)参观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去实地观察学习,从而获得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参观法有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总结性参观三种形式。参观法可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丰富感性经验,开阔视野,又可以在实际中受到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参观过程中,为了防止学生偏离参观目的,教师要在参观过程中对学生加强指导,参观结束后要安排学生讨论参观心得,或布置与参观相关的作业。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实验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通过观察研究获取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学理科教学,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实习作业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校内外的一定场所,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法的特点是感性、综合性、独立性和独创性,在自然科学和技术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数学的测量实习,物理、化学的生产技术实习,生物课的植物载培和动物饲养实习,地理课的地形测绘实习,劳动技术课的生产技术实习等。实习法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3)练习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分为各种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形式。练习法以一定的知识为基。哂兄馗葱蕴氐,在各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它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优良品质。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1)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或班级的形式,围绕某一中心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获得知识的方法。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们集思广义,取长补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增长新知识,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协商的人际关系技能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2)研究法。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地探索、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使用研究法时,教师要为学生独立思考提供必要的条件,选择正确的研究课题,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与探索问题7、论述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课程)答:泰勒原理的内容: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四个基本问题:(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这四个问题可以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它被称为“课程领域的主导范式”。8、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规律。(德育)答: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是由思想、政治、法纪、道德方面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因素构成的;2)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和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情,即道德情感,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3)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4)在德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德一般可以按照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为习惯的顺序进行.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必须是统一和谐地发展.应当指出,学生的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通情不达理、达理不通情、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等5)由于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可根据学生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道德行为开始,或从陶冶道德情感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学生道德的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kok电子竞技:最新文档
- 青春创造社团打造创新思维计划
- 《动脉总论各论》课件
- 《宗苗答辩》课件
- 2022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1年陕西省榆林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实证护理读书kok电子竞技撰写格式
- 江西省九江市(2024年-2025年小学六kok电子竞技语文)部编kok电子竞技小升初真题(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药用粉碎机械项目资金申请kok电子竞技
- 2024年化学陶瓷化学品项目投资申请kok电子竞技代可行性研究kok电子竞技
- 锚杆锚索钻机操作规程
- 《录音技术与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 部编kok电子竞技七kok电子竞技语文上下册教材解读分析精编ppt
- InternationalSettlementsLecture3InternationalClearingSystems
- (完整kok电子竞技)景观园林工程施工规范和技术要求
- (完整kok电子竞技)六kok电子竞技转述句练习题
- 苏武传作文素材整理-
- 小学一kok电子竞技班会课教案汇编 全册
- 公司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清单.docx
- 煤矿矿井供电设计(DOC26页)
- 中国鹤翔庄气功之五站桩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