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海气相互作用课时训练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4.3海气相互作用课时训练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4.3海气相互作用课时训练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4.3海气相互作用课时训练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4.3海气相互作用课时训练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4.3海—气相互作用

一、单选题温跃层是位于海面以下100~200米左右、温度和密度有巨大变化的薄薄一层,是上层的薄暖水层与下层的厚冷水层间出现水温急剧下降的层。下图示意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导致赤道太平洋海域同纬度温跃层呈“西深东浅”倾斜分布的直接因素是()A.太阳辐射 B.潜热输送 C.赤道暖流 D.大气环流2.厄尔尼诺发生期间,赤道太平洋温跃层的变化特点是()A.西部上升、东部下降 B.西部下降、东部上升C.东、西海域均上升 D.东、西海域均下降自2021年10月—2022年6月持续发展的拉尼娜事件为2022年6月份北方高温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气候背景条件。沃克环流是由于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海温存在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其强弱变化是评判气候异变的重要依据。下图示意沃克环流及典型拉尼娜年的海温距平(注: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A.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印度尼西亚降水增多B.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减弱,秘鲁沿:S蛩律,渔业减产C.甲、乙海区温差减。挚嘶妨髟銮,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多D.甲、乙海区温差减。挚嘶妨骷跞,对我国没有影响4.拉尼娜导致2022年6月份我国中东部偏热的原因是()A.东北信风增强,日本暖流减弱 B.甲处低压增强,对夏季风吸引增强C.中纬度暖高压带增强并北拾 D.甲处低压减弱,对冬季风吸引增强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甲地的气候类型是()A.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C.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6.乙地气候特点是()A.四季如春,降水稀少 B.冬温夏凉,降水均匀C.夏热冬温,干湿分明 D.夏热冬寒,全年多雨7.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A.赤道低气压带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盛行西风C.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极地东风a、b、c为三个相邻的气压带、风带,图Ⅰ中①—⑤示意—年内受其控制的五个不同的沿海地区,图Ⅱ示意③地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Ⅲ示意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完成下面两题。8.图Ⅲ中最符合⑤地气候状况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9.生活在①地和②地的动物,如蚂蚁、鼠类都有在地下打洞的习性,这是因为地下()A.水分充足 B.湿度较大 C.食物丰富 D.温度较高小明在他读书的地方写下日记:“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0.该地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11.该地最可能位于()A.东非高原 B.马来群岛 C.中亚 D.欧洲西部12.“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主要原因是()A.当地地转偏向力为零 B.当地受亚洲高压控制C.雨、烟受重力影响 D.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成功举办。下图为杭州市和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的地理位置及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3.对杭州市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全年温和湿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4.与汉堡相比,杭州()A.冬季降水较丰富 B.冬季气温较低 C.夏季降水较少 D.气温年较差较大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15.图中①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6.①②③三种气候类型中()A.①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 D.①③分布在各大洲中纬度大陆西岸读沿32°纬线某大陆1月和7月不同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两题。17.该大陆可能是()A.澳大利亚大陆 B.非洲大陆 C.欧亚大陆 D.南美大陆18.甲地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二、材料分析题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圣克鲁斯岛低地气候干燥,拥有该岛67%的特有物种。中央山峰的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云雾林的林冠拦截云水,不仅满足了云雾林生长需求,还对低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同的威胁。左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右图示意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1)分析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的原因。(2)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3)分别简述厄尔尼诺频发对圣克鲁斯岛高地和低地原生物植被的威胁。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最低22.7℃;年降水量578毫米。下图示意科隆群岛位置。(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2)根据所学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3)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

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差异不大;潜热输送不影响温跃层;受信风影响,使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水自东向西流,形成赤道暖流,赤道西太平洋形成深厚的暖水层,而赤道东太平洋暖水层。略静愠省拔魃疃场鼻阈狈植迹淮笃妨魇歉疽蛩,不是直接因素。2.答案:A解析:厄尔尼诺发生期间,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势力减弱,使东太平洋暖海水向西流动减少,西太平洋温跃层会上升;东太平洋底层的冷海水被抑制在更深的海水层,温跃层会下降。3.答案:A解析:拉尼娜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结合沃克环流及典型拉尼娜年的海温距平分布图可以看出,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低,空气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下沉,同理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海域空气垂直方向上表现为上升,所以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B、C、D错误。印度尼西亚地区海温距平为正值,海水温度偏高,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A正确。4.答案:C解析:东北信风增强会使北赤道暖流增强,进而导致日本暖流增强,A错误;我国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结合甲地的地理位置,如果该地的低压增强,会对冬季风吸引增强,而不是对夏季风吸引增强,但冬季风增强,无法解释我国6月份中东部偏热,B、D错误;中纬度暖高压带增强并北抬,使得我国中东部地区受暖高压的影响增强,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所以偏热,C正确。5.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最低气温出现在67月份,因此该地位于南半球排除AB;该地最冷月气温大于20℃,因此,该地气候类型为热带气候类型,D正确,排除C。故选D。6.答案:B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乙地最热月气温出现在78月份,因此,该地位于北半球,最冷月份在0℃以上,且全年降水较为平均,该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为冬温夏凉,降水均匀,B正确,排除ACD。故选B。7.答案:A解析:根据上题可知,甲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降水较多,形成湿季;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降水较为均匀,A正确,排除BCD。故选A。8.答案:C解析:读图Ⅱ可知,③地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则图I中的a气压带和b风带应分别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读图Ⅲ可知,甲为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乙为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丁为热带雨林气候。⑤地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最可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丙。9.答案:B解析:c风带与a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也相邻,应为信风带;②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均会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表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较大,不适合生物生存,而地下湿度相对较大、温度较为稳定,因而蚂蚁、鼠类多在地下打洞,B正确;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下水分不充足,且地下水过多易导致消穴坍塌,A错误;食物主要来自地面,C错误;热带沙漠气候区地下温度低于地面,D错误。10.答案:A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自然景观季节变化不明显,选项中四种气候只有热带雨林气候具备此特征。故选A。11.答案:B解析:东非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中亚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欧洲西部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只有B符合题意。12.答案:D解析: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风力弱,故“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D对;地转偏向力只影响水平运动物体,不影响垂直运动的雨和烟,A错;亚洲高压不控制热带雨林气候区,B错;烟受重力影响应该向下运动,C错。13.答案:B解析: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杭州市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14.答案:D解析:结合气候资料统计图并计算可知,杭州气温年较差大约为25℃,汉堡气温年较差约为20℃,杭州气温年较差大于汉堡;杭州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需注意两图的降水量坐标轴单位距离不同);杭州冬季气温较高。15.答案:A解析:16.答案:B解析:17.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该大陆1月均温低,7月均温高,应位于北半球。同时该大陆东岸7月降水多,雨热同期;西岸1月降水多,雨热不同期,只有欧亚大陆符合。18.答案:A解析: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32N大陆西岸,且雨热不同期,应为地中海气候。19.答案:(1)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2)厄尔尼诺事件时,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热季延长;热季(赤道低压控制时),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多强对流暴雨,降水的变率加大;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3)高地湿度降低,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水分条件改善,(对水分要求较高的)物种入侵,降低典型干旱适应物种的竞争优势。解析:(1)凉季出现在612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东南信风北移,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位于秘鲁寒流北上的路径上,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在地形的抬升下;气流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易形成云雾;底部的冷空气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使得大气稳定,云雾难以消散,而出现成层云雾。(2)厄尔尼诺事件时,海水异常升温,使得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使得水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导致热季延长;热季该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该地区多强对流暴雨,使得降水的变率加大;凉季,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3)由上题分析可知,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发生,使得高地湿度降低,使高地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降水增加,水分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喜水的物种入侵,降低耐干旱物种的竞争优势。20.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2)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跨赤道两侧;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受秘鲁寒流影响明显。(3)对于群岛而言,海洋是近地面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科隆群岛受流经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沿岸地区温度较低,水分蒸发作用较弱,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甚至无雨。同时由于寒流的降温作用,科隆群岛气温较低,气候凉爽。解析:(1)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气温与降水的差异,由材料可知,科隆群岛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月均温最高26.7℃;最低22.7℃;年降水量578毫米,故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而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跨赤道两侧,中低纬大洋东侧为寒流,结合位置可知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受秘鲁寒流影响明显。(3)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科隆群岛位于太平洋东部,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故沿岸地区气温低,气候凉爽;因气温低,水分蒸发作用较弱,使得空气湿度小;故而干燥少雨,甚至无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