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迪庆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迪庆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迪庆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迪庆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迪庆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kok电子竞技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2025届迪庆市重点中学物理高一上期中统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如下的实验:他让一个铜球从阻力很。珊雎圆患疲┑男泵嫔嫌删仓箍脊鱿,以冲淡重力。假设某次实验是这样做的:在斜面上任取三个位置、、,让小球分别由、、滚下,如图所示。设、、与斜面底端的距离分别为、、,小球由、、运动到斜面底端的时间分别为、、,小球由、、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分别为、、,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并且是伽利略用来证明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的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A. B.C. D.2、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斜面上.若稍许增大水平力F,而使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时,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Ff、支持力FN以及Ff和FN的合力变化情况是()A.Ff一定增大,FN一定增大,Ff与FN的合力不变B.Ff、FN不一定增大,Ff与FN的合力一定增大C.Ff不一定增大,FN一定增大,Ff与FN合力一定增大D.Ff、FN、及Ff与FN的合力均增大3、用一水平外力将木板压在竖直墙上,使木板保持静止不动,如图所示,当水平外力F增大时,木板与墙之间的()A.压力增大,静摩擦力不变B.压力增大,静摩擦力增大C.压力不变,最大静摩擦力不变D.压力不变,最大静摩擦力减小4、如图所示,一根原长L0=10cm的弹簧,劲度系数k=103N/m.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两端分别用F=20N的水平力拉弹簧,弹簧静止时长度为()A.6cm B.10cm C.12cm D.14cm5、小说《镜花缘》第七十九回,宝云问爷爷:“家乡有什么趣闻?”爷爷说:“前几天刮了一阵大风,把咱家的一口井忽然吹到墙外去了…”你认为,对“井在运动”的参考系判断正确的是()A.爷爷 B.井 C.风 D.墙6、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在地面上沿直线无打滑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车轮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车轮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 B.2R C. D.7、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x1和x2(x2>x1),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x0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x0=x1,两车相遇1次B.若x0<x1,两车相遇2次C.若x0=x2,两车相遇1次D.若x0=x2,两车不会相遇8、明朝谢肇淛的《五杂组》中记载:“明姑苏虎丘寺庙倾侧,议欲正之,非万缗不可.一游僧见之,曰:无烦也,我能正之.”游僧每天将木楔从塔身倾斜一侧的砖缝间敲进去,经月余扶正了塔身.假设所用的木楔为等腰三角形,木楔的顶角为θ,现在木楔背上加一力F,方向如图所示,木楔两侧产生推力N,则:A.若F一定,θ大时N大B.若F一定,θ小时N大C.若θ一定,F大时N大D.若θ一定,F小时N大9、下列所描述的运动的中,可能的有()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籅.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瓺.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10、如图所示,一光滑球放在斜面和竖直挡板之间.当保持挡板竖直,斜面倾角α由图中角度逐渐减为零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球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的弹力逐渐减小B.斜面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C.挡板的弹力逐渐减小D.挡板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1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s后停止,对这一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这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B.这连续三个1s的平均速度之比为C.这连续三个1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D.这连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12、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0~2s内的位移是2mB.0~3s内的位移是6mC.0~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2~4s内的位移为零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A点为第一个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1)计算A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_m/s;(2)计算各点瞬时速度=_________m/s,_________m/s。(3)下图坐标系中已画出小车的v?t图线,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_m/s214、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填“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s打一个点。(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______)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3)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且靠近滑轮一端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打点完毕,应立即关闭电源(4)实验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cm的遮光板,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1=0.3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0s,遮光板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3.0s.试估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滑块经过两个光电门的速度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三.计算题(22分)16、(12分)如图所示,静止警车A中的值班警察发现了前方Δx=170m处的劫匪车B刚好由静止启动起来,并以aB=6m/s2的加速度向前加速逃窜,警察立即发动警车追击。已知警车经过Δt=1.5s启动起来,警车的加速度大小aA=8m/s2,最高速度vA=40m/s,而劫匪车的最高速度vB=36m/s。求:(1)警车A加速运动的时间t1;(2)警车A加速阶段的位移x1;(3)警车A从启动起来运动,到追上劫匪车的时间t。17、(10分)如图所示。斜坡AB长6m。某同学骑自行车下坡。在A点以1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求:(1)该同学下坡所需的时间?(2)到达坡底时的速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C【解析】

A.由图及运动学规律可知,故A错误;B.由可得,三次下落中的加速度相同,故公式正确,但不是当时伽利略用来证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结论,故B错误;C.由运动学公式可知,得故三次下落中位移与时间平方向的比值一定为定值,伽利略正是用这一规律说明小球沿光滑斜面下滑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小球在斜面上三次运动的位移不同,末速度一定不同,故D错误。2、C【解析】

对物体受力分析,将重力及推力向垂直于斜面及平行于斜面进行分解,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及支持力的变化.注意摩擦力可能沿斜面向下也可能沿斜面向上.【详解】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及摩擦力而处于平衡状态;受力分析及正交分解如图所示:在y轴方向上,FN=Gcosθ+Fsinθ;增大推力F,则支持力一定增大;沿斜面方向上有:Fcosθ=mgsinθ+f;若推力沿斜面向上的分力大于重力的分力,则摩擦力向下,若推力增大,则摩擦力增大;若推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小于重力的分力,则摩擦力向上,若推力增大,则摩擦力减。晃锾宕τ诰仓,合力为零:Ff和FN的合力F′与重力与F的合力等大反向,推力F增大,则重力与F的合力增大,则Ff和FN的合力F′增大;故选C.【点睛】本题中因为摩擦力的方向未知,故在分析中会出现多种可能,应通过讨论得出多种可能所对应的不同结果.3、A【解析】由图可知,静摩擦力应沿墙壁方向且与重力方向相反,与静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静摩擦力不变;

垂直于墙面方向上,物体受F及墙面的弹力而处于平衡,水平外力增大时,物体受墙的弹力增大,则最大静摩擦力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体对墙的压力增大,所以选项BCD错误,A正确。点睛:在分析摩擦力时一定要明确是静摩擦还是动摩擦力,动摩擦力一般由公式求出,而静摩擦力应由共点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求出。4、C【解析】

根据F=kx求出x.x是形变量,L=x+L1.【详解】根据胡克定律F=kx得,F=1111×(L-1.11)N=21N.则弹簧的长度:L=1.12m=12cm;故选项C正确.故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胡克定律F=kx,x等于弹簧的形变量.5、D【解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人之所以看到“井”会被“吹到墙外去”,说明说这句话的人是以墙为参照物的,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6、D【解析】

位移是起点到终止的有向线段。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找出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求出位移大小.【详解】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的初位置与末位置如图,

由几何知识得,气门芯的位移大。

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7、ABD【解析】

由图知,0~T时间内乙车速度大于甲车,乙比甲多运动x1,x1<A: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x0处。若x0=x1,则T时刻乙刚好追上甲;T以后,甲车速度一直大于乙车,甲车会再次远离乙,B: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x0处。若x0<x1,则T时刻前,乙已追上甲;TCD: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x0处。若x0=x2>x1,则T时刻乙仍未追上甲;【点睛】1、速度时间图象是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物理公式的函数表现形式,分析问题时要做到数学与物理的有机结合,数学为物理所用。2、在速度时间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抓住以上特征,灵活分析。8、BC【解析】选木楔为研究对象,木楔受到的力有:水平向左的F、和两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由于木楔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侧给它的与木楔的斜面垂直的弹力与F沿两侧分解的分力是相等的,力F的分解如图:则:,所以:,由公式可知,当F一定,θ小时FN大;当θ一定,F大时FN大.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点睛】对力进行分解时,一定要分清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的方向如何,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进行分解即可.9、AC【解析】

根据可知,速度变化很大,若时间更长,则加速度可能很。∠預正确;速度变化的方向即为加速度的方向,选项B错误;若速度与加速度同向,则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可能越来越。∠頒正确.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则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选项D错误;故选AC.10、AC【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受力分析图,由平衡条件求得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和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即可得解;【详解】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得斜面对球的支持力大小F2=mgcosα>mg,故当α减小时F2逐渐减。坏舶宥孕∏虻牡1=mgtanα【点睛】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函数法分析,也可以用图解法。11、ACD【解析】

A、刹车后,3s后停止,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根据v=at可以知道: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1:2:3,正向考虑:连续三个1s的初速度之比为3:2:1,故B、若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则平均速度比为0+12:1+22:2+32=1:3:5,C、若看作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则位移之比为:1:3:5,那么正向考虑则连续三个1s发生的位移之比为5:3:1,故C对D、连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即为加速度之比,由于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所以连续三个1s的速度改变量之比为1:1:1,故D故选ACD12、AD【解析】

AB.位移图象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物体位移的大。0~2s内和0-3s内的位移是x=2-0=2m,故A正确,B错误;CD.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速度,则0-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2-4s内处于静止状态,位移为零。故C错误,D正确。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2.642.641.3812.8(12.5—12.8范围内都给分)【解析】

(1)[1]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A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2)[2][3]若时间较短,平均速度可以代替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所以(3)[4]由图线的斜率可求得它的加速度14、交流电0,02sAA0.400.80【解析】

(1)[1][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它们是每隔0.02s打一个点。(2)[3]实验过程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否则在纸带上留下的点很少,不利于数据的处理和减小误差,故A正确,BCD错误。(3)[4]AB.使用打点计时器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可以在纸带上留更多的点,有利于数据处理和减小误差,故A错误,B正确;C.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这样可以在纸带上打更多的点,故C正确;D.打点计时器不能长时间工作,故打点之后要立即关闭电源,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A(4)[5]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则两点的时间间隔为0.1s;打点计时器在打点时小连的速度为:[6]由逐差法可以得:。15、0.10m/s0.30m/s0.07m/s20.60m【解析】试题分析: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短时间里可认为滑块匀速运动求得滑块通过两个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1)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v遮光板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v(2)滑块的加速度a=v2-三.计算题(22分)16、(1)5s;(2)100m;(3)54s【解析】

(1)根据题意,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vA=aAt1解得t1=5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关系式可得vA2=2aAx1解得x1=100m(3)设警车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1′,则x1′=vA(t-t1)若劫匪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2,加速运动的位移为x2则vB=aBt2解得t2=6svB2=2aBx2解得x2=108m劫匪车匀速运动的位移为x2′,则x2′=vB(t-t2+Δt)当警车追上劫匪车时x1+x1′=Δx+x2+x2′代入数据,求得t=54s17、(1)2s(2)【解析】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代入数解得t=2s(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解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