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行政学专业自考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笔记及考点_第1页
2025年行政学专业自考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笔记及考点_第2页
2025年行政学专业自考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笔记及考点_第3页
2025年行政学专业自考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笔记及考点_第4页
2025年行政学专业自考中国行政史重点复习笔记及考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kok电子竞技:文档简介

上篇中国古代的行政管理引言一、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特色?奴隶制时代的行政管理特色:1、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2、等级君主制国家构造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4、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中国封建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有自身的特点:1、中国的封建中央集权体制时间长,持续数年,并且是惟一的政体形式,西欧封建制度则展现多样性政体形式。2、权力集中的程度有所差异。3、思想控制措施的不一样。4、中国封建社会自其一开始就在逐渐形成一整套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俸禄、考核、退休等严密而完善的官僚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管理同奴隶社会的行政管理相比的特点:1、形成了大统一王朝的中央集权体制。2、神权政治色彩的淡化。3、法制的日趋完备。**《法经》魏国李悝、集春秋后期以来各国立法之大成。**《唐六典》标志着行政管理趋于制度化、法律化。**《明会典》是封建行政管理法制化到达一种新高度的重要标志,成为中国封建行政立法的总汇,到达了封建朝代行政法的最完备程度。二、中国古代行政管理的剖析?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矛盾重要有二: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2、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的矛盾:?行政体制发展的稳定原因:1、中国封建社会所形成的一套管理官员的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得以延续和在遭破坏后得以再生的组织保证。这种管理制度从构造上分三部分:(1)官员的录取管理(2)官员的行为管理(3)官员待遇的管理。2、监察机关的人事监督有助于封建国家肌体的健全。3、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着调整君主专制弊端的机制,重要体目前二方面:(1)在施政程序上有一套尽量促使皇帝对的决策的制度,即林栗所讲的原则“人主莅权,人臣审权、争臣议权”(2)为防止皇权的滥用,中国封建社会尚有某些其他的措施。1)通过教育提高君主的素质。2)通过神权来克制君权。3)大臣可运用皇帝生前上“尊号”死后加“谥号”或“庙号”的尊褒贬抑来对皇帝导致心理压力,促使其刷新政治。4)开国皇帝所制定的某些制度对后世君主往往有较大的防微杜渐作用,也可以被用来充当大臣制止皇帝越轨行为的工具。第一章夏、商、西周的行政管理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的奴隶制社会时期。2、共性:国家的组织形式从政体上看是一种君主专制的政体,从国家构造上看是一种等级君主国集合而成的王朝体系。3、治国思想特点:夏之政忠、商之政敬、周之政文。忠:夏朝的政务朴实无华。敬:指商朝的政务在神事礼仪威严的神秘气氛下使人产生敬畏而加以服从。文:周朝的政务靠一套文物典章制度来kok电子竞技人们的行为,重视礼乐等文物典章制度的建设。第一节原始民主管理体制的演变一、中国奴隶制国家的组织形式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是在改造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基础之上建立起等级君主制的国家组织形式。二、母系氏族公社与后来国家对社会的管理的不一样,重要体现:1、它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单位。2、社会组织形式重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成氏族、胞族和部落,而不是象后来的国家那样按地区划分其国民,也不一样于后来的经济、文化组织,以行业来组织其组员。3、实行原始民主管理,氏族组员一律平等,氏族全体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重大事务由全体成年男女讨论决定。三、军事民主时期:1、构成:军事首长、部落酋长议事会、人民大会第二节夏、商、西周的中央行政体制一、夏、商、西周三代实行的是以君主为关键的王权专制政体,形成以王为关键的王权制度。夏、商、西周分别是王权制度的初创、发展、完善时期。二、夏代君主制政体的形成夏王朝是在部落联盟的基础上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的国家。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将部落联盟领导集团通过民主推选军事首长的“禅让制”变为王位继承制,从而把原先民主制基础上的“公共权力”变为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公共权力”。从历史发展看,专制主义来源于氏族社会晚期,部落联盟的军事首长实际上已成为专制君主的前身。三、殷商时期行政体制的发展演变四、西周行政体制的kok电子竞技化第三节夏、商、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一、夏的地方行政体制夏——通过“享”“会”等方式如今各部族首领,传达王命。夏王朝与地方诸侯之间保护着联盟关系,但地方诸侯又有着相称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二、商的地方行政体制内外服制:是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辨别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分别采用不一样的统治措施和组织形式。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即王畿所在地。外服: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其范围由王畿向四面八方延伸。三、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分封制度:是中国奴隶社会中一种协调统治阶级利益以便对付种族奴隶而建立的制度,即一种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日趋成熟和完善,表目前:1、分封制度自身趋于成熟和完善,即对分封的范围、典礼、根据和原则等方面规定得详明;2、宗法制度、礼乐制度等配套制度的成熟和完善,分封制度所体现出来的是以周天子为首的等级名分制度,宗法制度从血缘关系、思想上去维护这种制度,礼乐制度则从行为上去维护这种制度。乡遂管理体制:乡是国人居住之地,遂为野人居住之所。在国都内及其近郊,划分为若干乡,采用“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乡制,分别设比长、闾胥、族师、党正、州长、乡大夫。在边远的农村地区实行遂制,即“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郯,五郯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分别设邻长、里胥、赞师、鄙长、县长、遂大夫。第四节夏、商、西周的行政运行和行政监督一、夏、商、西周行政体制对行政运行的影响?与秦汉后来诸王朝相比,君主的权力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表目前:与秦汉后来相比,在行政决策、沟通、文书和1)在行政决策上的集中程序较低,凡波及下级邦国的事务,中央均通过盟会的形式加以协调,凡波及邦国之2)在行政沟通上不是如同后世行政机关的沟通,而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联络,如朝会、聘问等形式;3)在行政文书上,常以协商性文书体裁为重;4)在行政执行上,行政的灵活性不小于统一性。2)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3)王权受到宗教信奉的限制。?王权逐渐挣脱多种束缚,表目前:巡狩:是周王在郊外设坛召集各方诸侯对重大问题进行谋诰:1)上级对下级公布的命令或布告2)君臣互相鼓励之词的记录,作为后世君臣行为的kok电子竞技。二种形式:运用朝觐、巡狩或委派监国、上卿进行。监国:指派出诸侯级使臣代表天子监临诸侯国的管理体制,监国者地位2、天子、诸侯、卿大夫各自对其直接辖区的监督:重要依托官员进行。“巡行”视察和“循行”方式第五节夏、商、西周的人事管理一、官员的选拔夏、商、西周都实行世官制度。夏、商——血统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根据。世卿世禄制:指下级贵族到上级国君朝廷世代为官的制度。世卿:指贵族中到王室充当卿士或到公室充当卿的那一部分具有官僚身份的贵族,他们父子之间官职世袭,故称世世禄:指这些贵族首先在朝为官,另首先仍是其封国的封君,享有爵位和采邑作为其俸禄,并世代享用。二、官员的管理机构西周中期,开始出现佐助天子管理官员的人事官员,即司士。职责:1、掌管官员档案;2、正群臣朝仪之位;3、负责官员的爵禄赏赐;4、掌群臣之治,即掌戒令刑罚。三、官员的爵制夏:公、侯、伯、子、男五等商:公、侯、伯、子、男,分为三等。一等:公、侯——商王族或亲族二等:伯——远方首领三等:子、男——在侯、伯之下并从属各侯、伯。西周:实行分封制,有公、侯、伯、子、男之分,分为三等。公为第一等,侯伯为二等,子男为三等。命:除爵外的一种表明身份的标志。指天子的册命,对象不仅包括诸侯,还包括卿大夫。九命的等次:上公经九次册命,侯伯七次、子男五次,大国之卿三次、次国之卿二次、小国之卿一次。四、官员的俸禄和退休夏、商、西周都实行世禄制。均有官员年老致仕的制度,官员到七十岁即退休,即所谓“七士致政”。第二章春秋战国的行政管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制社会解体并向封建制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政体的特点是王室衰弱,诸侯称霸。第一节春秋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一、大国争霸与等级君主制王朝的解体二、赋税改革对行政体制的影响原因:旧的田税军赋制度都是建立在土地国有制即井田制基础上的。在井田制下,野人(庶民)在公田上进行免费劳作,以“助”(田税)的名义上交国库,此外还要承担多种军赋。春秋时期,由于吞并战争的剧烈,他们的承担成倍啬,纷纷从公田上逃跑。不仅野人如此,国人也因战争承担而日益走向贫困、破产、负债甚至沦为奴隶。春秋时期,常常发生国人暴乱以及拒绝战争的现象,这一切迫使较为开明的君主进行赋税和军赋制度的改革。内容:1、田税改革:最先在齐国进行。改革的重点:承认国人土地的私有权。2、军赋改革:基本精神:将军赋贯彻到田亩上。影响:1、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2、引起阶级构造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三、强卿专制与中央集权体制雏形的出现春秋时期,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卿大夫的兴起。特点:1、在官员管理上由家臣制向官僚制转化;一、变法运动与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确实立著名的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各国变法运动的实质:用郡县制为特性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取代宗法等级君主制。4、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制。变法运动的关键和焦点:剥夺旧贵族的特权,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便让那些从庶民中产生的具有卓越能力的新特点:1)官员职位不能世袭,只能凭能力和功绩由国家授予;2)官吏只能依法按上级的规定行使职权,上级通过“上计”来考核官吏,根据官吏工作实绩予以奖惩,3)俸禄制取代食封制。二、各国中央政府行政体制1、中枢官员:1)相2)国尉、柱国3)御史三、各国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特点:1、其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而非分封世袭贵族;2、郡县如下的行政机构是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国君可以通过最底层。1、郡县两级管理体制的形成,各国交往的频繁,保全促使本来荒芜的边境地区日趋繁茂,本来面积大地位低的郡的地位陡升,并在郡下设县,因此,郡县两级体制首先在边境地区详细的选官方式:1)荐举之法;2)自荐官员的任免:各君主任免,君主任命官吏称“拜”,发给玺作为凭证。当官吏不能很好完毕使命时,国君可以收回一、皇帝制度皇权的内容:1)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有最高审判权,并有大赦权;3)最高军事权;4)行政决策中的最高决断权和对中央、地方官员执行政务状况的考察权。二、宰相制度及其变迁丞相制:是秦到西汉初年的宰相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独相制,虽个别时期曾设左、右丞相,但其中也仅一种负权力:1)在立法上负责草拟或组织草拟法律;2)在司法上有劾案百官及执行诛罚权;3)在军事上可充当皇帝的军事顾问,尤其是不设太尉期间;4)在行政上有参与行政决策、总领百官,处理平常政务之权。意义:起到了减弱相权的作用,保证了皇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地位,皇帝通过中朝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指3、三公宰相制: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官,三公共同担任相职,分别直接对皇帝负责。4、尚书台:领或录尚书事的制度:用内廷高官领或录尚书事,总揽朝政,以使尚书台所作出的决策在三公府得以顺利执行。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官员称卿,官秩为中二千石,其职能分为:1、奉常——西汉称太常,掌宗庙礼仪2、郎中令——西汉称光禄勋,掌宫廷警卫3、太仆——掌宫廷车马4、卫尉——掌皇宫保卫5、典客——西汉曾更名为大行令、大鸿胪,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6、廷尉——掌司法7、汉粟内史——西汉更名为大农令、大司农,掌财政税收8、宗正——掌皇族内部事务9、少府——掌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以上官员称为九卿。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土木工程大长秋——掌皇后的多种事务他们与九卿合称列卿。?列卿制度是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相适应的制度,表目前:1)九卿名义上从属三公,但皇帝诏令可以直达九卿,九卿上奏皇帝无需通过三公;2)九卿虽然职责清晰,分工明晰,但实际职务与实际职责会出现很大差异,列卿秉承皇帝的旨意,既可领兵作战,又可以参与讨论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内事务的会议,甚至还可以处理本部门管辖范围外的事务。四、相府诸曹与尚书台诸曹第三节秦汉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二、郡县制度与王国列侯制三、乡、里、亭乡里制度:县如下的基层行政组织为乡、里。乡里制度的特点:1)乡里官员不是国家正式公职人员。个别官员给俸,但仍由地主产生。在官府登记而已。2)在管理方式上重视乡俗民规,将教化手段与行政手段结合起来,带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性质。乡官有:1)三老——掌教化。2)啬夫——主管一乡行政事务,重要处理民事纠纷和征调赋役。秩啬夫:大乡设置,有印绶、官品和俸禄无秩啬夫:小乡设置,为义务职。3)游徼——主管治安,是县廷的属吏。乡——乡如下的行政组织为里,里设里正,一百家为一里;里下设什,十家为一什,什设什长;什下设伍,五家为一伍,设一伍老。里正、什长、伍老均由乡任命。亭——不一样于乡、里,是独立于乡、里之外的另一行政系统。管理方式:1)在杂居区,采用郡下设道的措施。2)在南方归附地区,采用虽置郡县和汉人长官,但对归附少数民族首领仍赐候、王。3帜诓吭型持3)对内属迁入边郡的北方少数民族,首先保留原有的国号和建制,称属国;另首先,朝廷直接派出官吏加以监督。4)持节领护官。第五节秦汉政府时期行政官员的管理1、三省分权的共同决策体制3、中书门下(政事堂)专职宰相体制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监分别负责某首先的详细事务,两者之间六部:左仆射分管:吏——人事二十四司:每部各辖四司,共二十四司。郎中为户部有关:太府寺(主管钱币收支和保管)司农寺(主管粮各收支和保管)礼部有关:宗正寺(主管皇族事务)太常寺(主管祭祀礼仪)光禄寺(主管膳食供设)鸿胪寺(主管外交事务)国子监(主管文教事务)兵部有关:卫尉寺(主管军器储备)太仆寺(主管马政)军器监(主管军器制作)刑部有关:大理寺(主管司法审判)工部有关:少府监(主管手工业事务)将作监(主管建筑工程事务)设大匠为长,匠为副。都水监(主管水利事务)设使者、丞等第二节地方政府的行政体制?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在二个方面进行调整:2、门荫:为贵族及官员子弟承袭政治特权而设置的制度。贵族或官员子弟经服役一定年限或出钱代役即可获得吏、兵流外入流:指九品官如下的多种政府机构办事吏员在服务过程中积累年资,并通过考核程序迁转为正式政府官员的下编中国近代的行政管理一、近代中国国情与行政体制的演变?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1)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破坏了,不过封建土地所有制仍然保持着,并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近代中国行政体制的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1)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2)从19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到1928年6月奉系军阀统治倒台;3)从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二、近代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3、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为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工农民主政权发明的行政管理经验: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行政机关领导组员,实行议行合一;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大体平均的供应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合适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实行调查研究、经典试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措施。?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经验:1)对的处理党政关系,充足发挥政权机关的积极性;2)按照“三三制”原则构成行政机关,吸取各阶层人民参与行政事务的管理;3)实行民主决策,重视征询和采纳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和提议;4)实行精兵简政和逐层负责制,提高工作效率;5)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督体系;6)严格干部原则,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和考核奖惩,干部的福利待遇以不高于纯熟劳动者的所得收入和俸?人民民主政权的行政管理经验:1)试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2)加强党对政权的领导,保证行政管理的对的方向;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建立民族地区民主自治政府;4)加强决策征询,亲密政府与群众的联络;5)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办事制度,提高行政效率;6)实行人民监察制度;7)严厉惩办干部的贪污行为,保持行政机关的廉洁。一、战后初期的行政体制与国民政府的改组一、中央与地方权限的重新划分二、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一、行政决策的两个阶段1)总统处在行政决策中枢的地位。2)行政院的决策3)国民党对行政决策的控制二、行政执行的困难:1)领导班子不力2)系统紊乱3)指挥失灵三、行政监督的方式:1)国民党的监督2)政府内部的监督3)对施政过程的监督一、中央政府的行政体制横向行政区划分为4种类型:1)同中央政府关系亲密,处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之下的;(中央苏区的4省(江西、福建、闽赣、粤赣)和湘赣、闽渐赣、湘鄂赣)2)受中央政府指挥,但以当地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为主的;(湘鄂西、鄂豫皖、川陕)3)以地方党的领导为主,无省建制但又直属中央政府的苏区;(琼崖特区)4)基本同中央政府没有联络,由地方党组织和军队按苏维埃政权原则自行组建的地(陕甘边和陕北)层级体制,分为2层:1)中央苏区以及同中央苏区连成一片的其他苏区,采用省、县、区、乡4级,以乡为基层2)未与中央苏区连成一片的苏区,采用省、县、区、乡、村5级,以村为基层行政单位。2、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1)精简行政机关2)严格编制定员3)减少副职,不设虚位。决策形式:1)合议制2)首长负责制经验:1)合适划小行政区域;2)广泛发动群众;3)抓好经典,以点带面。2种方式:1)自上而下的监督是指人民权力机关的监督;2)自下而上的监督是指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直接监督。2种方式:1)有kok电子竞技的检查2)突击检查3种形式:1)由中央政府公布命令,规定统一时间和规定,各自进行自上而下的工作检查;2)上级领导机关的重要负责人深入基层,实地检查和指导下级政府的工作;3)下级行政机关按照向上级领导机关汇报工作。一、边区政府委员会:边区最高行政机关,由边区参议会选举若干人构成。设主席1人,副主席1至2人,由边区参议二、行政公署:各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除外)为便于推行政务,加强对下级政府的领导,按照实际需要,划分若干行1)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这种类型依边区政府命令组织,而不由权力机关选举产生,它们在法律上不是一级政权机关,只是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在边区政府的授权下领导所辖区域的行政工作。(晋2)当地区最高行政机关:此类由临时参议会选举构成,为当地区最高行政机关,实际是一级政权组织。(晋西北行政公署)三、专人公署:行政监察专人公署,设专人1人,必要时设副专人1人。五、区公署:是县政府的助理机关,承县政府指令监导所属乡(村)行政,区长、副区长由上级政府任命,对县政府负责并汇报工作。不设科、室,以助理员或区员分工处理各项事务。六、乡(村)政府:是抗日民主政府的基层单位,大体分为两类:1)陕甘宁边区以乡、市(等于乡或区的市)为边区政府的基层组织2)以村为基层单位1)各边区政府的施政大纲和重大行政活动,均由各地党的组织(中央局或分局)提出决策方案或提议,提请2)各级政府的重要决定、命令、法令,须经同级党委同意,或事先商得党委同意,然后才颁布执行。1)认真听取开明绅士和其他友好人士的意见;2)注意征询专家意见,充足发挥专家的征询顾问作用;3)重视下层群众的合理提议和执行反。鱿治侍饧笆毙拚霾。意义:1)设置政务会议,依托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保证各项行政决策的对的执行;2)赋予行政首长以较大的权力,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结合起来;3)合适扩大下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实行逐层负责制;4)实行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二项措施: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对行政人员深入地开展政纪教育,以增强他们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2)制定必要的行政法规,使用方法律特有的强制力约束违反政纪的行为。4、群众民主监督:三种形式——1)平时监督2)通过群众团体进行监督3)选举过程的监督1943年4月25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管理暂行通则》规定,边区各级政府所属的干部由民政厅统一1)边区政府民政厅直接管理的人员包括边区政府各厅、处的秘书、科长和直属机关负责人、专人公署专人、秘2)民政厅委托专人公署管理的人员重要是县政府科长级干部;3)有关部门分别管理并向民政厅立案的人员包括边区政府各厅、处、股级如下干部;各直属机关科长如下干部;各类文化技术干部;专署和县政府股长如下干部;区助理员,乡(市)长和乡(市)政府委员及文书等。1943年4月25日公布的《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干部任免暂行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干部之任用,应依三三制精神行之”。任用干部的原则:1)拥护并忠实于边区政府施政大纲;2)德才资望与其所负职务相称;3)关怀群众利益;4)积极负责,廉洁奉公。三、干部的教育培训考核方式:1)平时考核2)定期考核3)临时考核五、干部的福利待遇二条原则:1)不得高于纯熟劳动者的所得收入;2)实行俸以养廉的原则。1、从抗战胜利到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2、从1946年7月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大解放区人民政府1948年到建国初期,建立的大区人民政府有:1)陕甘宁边区政府2)华北人民政府:3)东北人民政府:4)中原人民政府:?大区政府建立的意义:1)首先适应了我国版图广阔,各解放区地理环境各异,解放时间不一,工作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便于各地根据党中央统一的政策方针,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合当地状2)另首先又适应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规定,在较大范围内统一了行政权力,克服了本来小块根据地各自任务:1)弹压反革命活动,肃清一切残存敌人;2)接受并管理一切公共机关、公共产业、公共物质及其他一切公共财产,没收官僚资本;3)保障我国人民和遵法侨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工农商学各界一切合法权益,迅速恢复和建立正常的社4)动员组织一切公私力量,沟通与建立城镇经济关系,处理都市人民的粮食和燃料供应;5)组织革命群众团体,协助建立系统的人民民主政权机关。设置: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由人民解放军总部任命。下设(北平军管会为例):1)警备司令部2)市政府3)物质接管委员会4)文化接管委员会5)秘书长6)纠察总队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成立。行政区划:1)盟2)旗、县、市3)区(称努图克,游牧区称苏木)、街和村(称嘎查,游牧区称巴格)一、集中统一的决策体制各界代表会:1948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根据各地提供的经验,公布了《有关新解放都市中组织各界代表会的指各界代表会人数不拘,以劳感人民及革命知识分子占多数,代表必须来自选出主席、副主席,并设秘书处执行平常事务。任务:1)听取军管会和市政府的施政方针、kok电子竞技及工作状况的汇报,通过代表充足讨论后,提出批评与意见;2)向军管会和市政府反应各界人民的意见和规定,并提出市政建设的提议;3)向其所代表的群众传达并解释军管会和市政府的施政方针、政策、法令及实行措施,并动员各界人民协助政府推行各项工作。性质:各界代表会作为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络群众的征询协商机关,只为政府决策提供参照意见,对政府无约束权。二、行政机关办事制度的建立1、会议制度种类有:1)政务会议:是政府推行政务而设的会议,由主席或主席指定的副主席召集和主持,各部门正职人员和秘书长为会议正式组员,各部门副职及其他有关人员经主席指定可以列席。作为常设会议依法定期举行。2)部门工作会议:以厅、处、局为单位定期召开,由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